邓龙野外生活经验足,匕首挖开表皮泥土,三下两下便把天麻挖了出来。匕首在手中灵活的一转,便砍掉茎叶,把手中拳头大的天麻顺手仍给李志。“赶紧吃了,补充下体力。”
随手在地下挖出另一株天麻,擦净泥土后便吃水果般的猛啃起来。在一丛竹子边转了一圈,从泥土中取出两块鲜嫩的竹笋,随手扔给李志一块之后,用匕首剥掉笋衣吃了起来。
“嘿嘿……上等的黄泥笋,除了采摘的时间有点晚,晚长的竹笋有点瘦小外,没有别的毛病。”学着邓龙的样子,用匕首破开笋衣,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甘甜多汁的竹笋吃起来,味道要比那个什么赤箭好的多。一条近二斤的竹笋下肚,不但填饱了肚子,连口渴都得到了缓解。
可是,在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之下,虽然吃饱了肚皮,但是蛋白质含量极少的素食,始终不能提供消耗的热量。大汗淋漓的李志被山风一吹,不禁感到浑身战栗。邓龙见状,便像赶牲口一样把李志从地上轰了起来,带头向山谷走去。
勉强跟上邓龙的脚步,连滚带爬的走向长满杂树的开阔山谷。山谷呈东西走向,宽度大概在2公里左右。至于东西向的长度,李志目测,应该有5公里左右。
邓龙显然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一边避开尖锐的岩石,一边对李志说道:“小子,记住这个地形。由于地形的关系,这个山谷中常年有死水,腐败的植物,死去的动物经过积水的浸泡,会产生甲烷等有毒气体,也就是俗称的瘴气。如果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里面,最好选择在太阳升起之后、下山之前通过那里。”
神情疲惫的李志,以前在四爷讲三国的时候,就听过瘴气这个名字,四爷说道《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的时候,其中的段子李志还记得十分清楚。黄昏时分,烟瘴大起,直至巳午时方收,惟未、申、酉三时,可以往来。水不可饮,人马难行。书中这“烟瘴大起”,可指的就是瘴气。
以前只是听故事来的,从没想过自己今生还会遇到瘴气这种东西。有了小时候天马行空留下的恐惧,又想到即使聪明如诸葛亮之辈,都被这瘴气阻挡无计可施,要不是无名老叟指点,都不能破掉瘴气之毒,何况自己这样的凡夫俗子。
心中有了对瘴气的恐惧,李志终于主动开口询问:“教官,是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那种毒气?能救孟获的那种?”
“你小说看的不少嘛,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只要在日出后日落前能通过这里,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当然,有风的天气更好。我们走快点,在阳气未降、地气未升之前通过,和普通的树林没什么区别。”邓龙布满横肉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除了有点难看之外,倒也很有人情味。
“教给你个分辨的办法,像这种极度危险的地方,除了毒蛇之类剧毒的动物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动物驻足。即使有,也只是集中在外围的尸体。因为能产生瘴气的地方,100的都有水源,这可是保命的法子,最好你能记住。”邓龙难得的“温柔”了一次,直接传授分辨是否有瘴气的经验。
山谷的林子中真像邓龙说的那样,刚刚走下山谷,便能在暗绿色的水源附近,看到许多倒毙的动物尸体。鉴于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的习性,大多数动物出现在水源附近的时候,不是日出之前,就是夜幕降临之后,也正是瘴气开始活动之时。所以,很多来此饮水的动物不知不觉的吸入瘴气,原地毙命。
林中属于半沼泽地段,长满青苔水草的泥地踩上去软绵绵的,随着负重的增加,湿漉漉的地面上冒出“汩汩”的气泡,让人觉得诡异恐怖,头皮发麻。
邓龙落脚的地方,都是长满大片低矮的水草湿地,踩上去虽然给人一种颤巍巍的感觉,但是也只是颤动而已。在生命攸关之极,李志的精神集中到极限,亦步亦趋的跟在邓龙身后,生怕踏错半步。
40分钟后,两人有惊无险的穿过树林,饶是邓龙精通野外生存技能,短短的两公里林间湿地,也让他满头大汗呼吸粗重,走出树林后李志便一头栽倒地上,各种无赖不肯再移动半步。
“愿意死你在这里等死好了,回头看看,林子里的瘴气可是开始了。”邓龙不再命令李志,而是很阴险的指了指身后的树林,便向还渲染着落日余晖的山坡走去。
勉强的回头一看,树木葱荣的山谷间缭绕起一层淡淡的白雾,朦朦胧胧的在树木间飘荡,似仙境如瑶台梦幻般的漂亮。但是一想到树林周围的各种动物白骨,不仅让李志脊梁后冷风阵阵,头皮发麻。
咬牙切齿的拄着手中的竹竿站起,拿出吃奶的力气向山上蹒跚而去。严重的体力透支让他感到头晕眼花四肢僵硬,有时候甚至思维不清,但是强烈的求生yù_wàng却让他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山顶上移动。远离危险,这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一公里左右的距离,李志足足走了四十分钟。等他赶到宿营地的时候,邓龙早就搭好自己的帐篷,开始准备晚上的食物。一边收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鸟蛋和两只肥大的野兔,一边对李志说道:“自己搭好帐篷,今晚在这里宿营。”
不过,放下背包的李志死的心都有,那里还管什么教官还是弟子,狗一样在地上爬了两步,一头钻进邓龙搭好的帐篷,两眼一闭就此死去。
直到邓龙烤熟晚上的食物,才发现钻进自己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