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杀人诛心,要是把姬发给调回去,那岂不是成为逃兵了?这样的事情,姬发能做?怎么可能?要是自己回去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被人给传播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事情,姬发是一万个都不会做的。
而且姬发相信,自己的父皇是知道自己的事情的,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出来。
第四件事情就是把战刀流传出去的事情,经过四大厂的搜查,成功的抓到了七八十个官员,大大小小的都有,最高的是一个二品官,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三伯谣言,说这些武器是姬发上报到镐京的,无论是那些被杀害的被流放的还是至今在镐京城的官员们,对于姬发这个不遵守规矩的皇子,都有了很大的反感之心。
遭受到大量的官员们的反感这件事情要是换个世界,姬发还真的不好办,可是这里是什么地方?一个修行的世界,只要自己到时候成为了第一高手,那就绝对没问题,难道他们敢和自己唧唧歪歪的?要是敢的那为什么不和自己的父皇唧唧歪歪的?还不是怕被杀了?
姬发知道,只要自己的修为提升上去,到时候就没有一个人敢指指点点的,到时候还不是任由自己揉捏。
对于这四件事情,姬发的应对办法也很简单,他都写在了信里面,第一件事就是制造面粉的工艺传播出去,这个无关紧要,能够挣钱就挣钱,不能挣钱就算了,反正姬发也没有想过要把这件事情给做到挣多少钱的地步,姬发这样做,只是想要推广小麦。
只要能够接受面粉,那么就能够接受小麦,小麦的产量可是要比小米要高得多,而且小麦是冬天耕种的,夏天收获,小米是春天耕种的秋天收获,如果全部种植小米的话,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一般的老百姓家中就没有粮食了,倒时候会出现问题的,这样小米配合着小麦的耕种,老百姓们完全可以做到无缝对接。
等三年五年过去,老百姓们就会明白还是小麦的产量高,远比小米的高的多,而且口感也很不错,种植小麦比种植小米也值得多,这样,姬发就能够把北方全部推广种植小麦。
只有老百姓种的小麦多了,他们才能够吃得饱,老百姓吃饱了,就会想造反,这对于朝廷的统治是有益处的,而且粮食多了,粮仓里的粮食才能多,粮仓里的粮食多了,朝廷才有底气去东征西讨,才有资格去打仗,毕竟打仗的花费那是一个大,没有充足的粮食支撑,根本就不行。
第二件事,造纸术被人给捅了出来,不用猜,姬发也知道是那些人干的事情,那是拿出来没问题,这个姬发一点都不介意,不过想从自己拿出来造纸术,可得拿你们家的藏书来换。
造纸术的出现虽然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把知识从贵族传播了下去,一直到士人阶层,但是这个传播的速度很是缓慢,不管是竹简还是纸质书,他的成本都是很昂贵的,甚至是人为的操纵就是不想把知识给传播下去。
不过姬发就是要打破这个规矩,你们不是想垄断知识嘛,那自己就大量的印书,让全天下的人都有资格看书,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够看的上书,到时候这些人只要成为了学子,难道不会念叨自己的好?
再说了,自己印书不光要刊印儒家的,还要刊印道家,法家,墨家,农家等等等等的诸子百家的书籍,大量的刊印,只有这样,这些诸子百家的经典才会灭绝。
想一想历史上的那些文字浩劫,纬书里就记载了孔子把三千多首诗歌删减成三百首,剩下的三千首诗歌就再也不见了,因为那些流传很少,少到可怜,所以没了也就没有了。
秦始皇焚书同样如此,不过秦始皇本人倒是留了一份,他的陵墓中肯定是有书籍的,不过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见天日。
第三位就是南朝的萧绎,整整十四万卷书被焚毁了,但是这里面的书孤本连一半都没有,最后的清朝修四库全书禁毁目录里记载了六千多部书籍,九万多卷,这里面的书籍孤本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而且禁书比较多,焚毁的不多,禁书到了道光时代就解禁了,焚毁的书籍不过一万多本,这里面的孤本很少。
所以刊印的书越多,想要断绝传承越是困难,如果在孔夫子时代,四书六经用竹简木牍抄一百万份,现在乐经会断绝传承?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所以,姬发就想大量的刊印书籍,任何一种书籍都要给他刊印个一万份甚至更多,至于那些学派会不会反对?姬发才不会管他们,就看谁的头铁?
姬发其实也不想这样做,但是没办法,真的以为自己好欺负吗?是不是以为自己没有后族就好欺负了?是不是以为自己孤身一人就好欺负了?自己不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还真的以为自己是泥捏的。
第四件事情就更加的简单了,把自己给透露出去,除了让一些官员敌视自己之外还能做成什影响?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惹怒父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父皇在推动的?这样做岂不是在打皇帝的脸?
反正姬发觉得自己要是父皇,肯定会给那些人穿小鞋的,更何况,自己给父皇背锅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能给皇帝背锅的人,无论是大臣还是皇子,都很有前途。
更何况,姬发很清楚的知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