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从文豪开始>第四十三章 无名之辈,你是谁?

时代。

笔画简单到连小孩子都会写。

但是两个字的背后,是时间,是历史,是无数曾经鲜活,如今累累枯骨的生命。

描绘时间的词语有很多,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白云苍狗....可是都敌不过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时代。

这是最宽泛的题材,也是最狭窄的题材。

蒋为用“痛恨”和“赞美”两个词奠定整首诗歌的基调——黑暗和光明。

上半段极力描绘这个时代有多么惨无人道。下半段费心渲染死亡中还有一段生之暗流。

细细读来,蒋为的确用心了,放在其他地方,他的诗算得上一首佳作。

可是凡事都怕对比。

当顾远第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落笔时,众人大脑中嗡的一下,有种刺激神经的物质一瞬间游过全身。

兴奋、颤栗、岁月的荒唐,种种情绪萦绕于心。

当这句话落下时,好似灰雾之上的不朽者伸出手,擦敢了镜子上的水雾,轻轻一挥,世界尽在眼前。

惊艳至极。

顾远这首诗的基调和蒋为一模一样,都是一扬一抑。

智对愚;信对疑;光对暗;春对冬;

但是细细一品,高下立判。

蒋为的诗歌就像是菜市场里的被切成一段段的赤裸裸的白条鸡,有种唾沫横飞的廉价味。

不好看,也不好吃,但是顶饱。

顾远的诗呢。

有时像白头宫女休息时的闲聊。

有时像罗马骑兵战场里的歌声。

有时像耶路撒冷的钟声。

有时像是小镇的丧钟。

有时像是边疆传教士的祷告。

有时像是大千世界主宰的低语。

是普通人拼尽全力也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绪。

众人震撼失语,久久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老人长叹一声。这道声音打破了沉默,议论声骤起。

“老李,你觉得怎么样?”

“哈,还用问吗?”

“老夫自愧不如啊。”

“唉,太吓人了。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种诗。”

“气势磅礴,俯仰间自有天地。”

“该不会是现场写的吧?”

“嚯!好家伙,还真有可能,跟蒋为的诗全对上了。”

提到蒋为两个字,一群老人顿时安静下来,看向蒋家父子。

蒋华的脸色比他身上黑色唐装还要黑,整个人气质阴森森的,可是脸上挂着已经冻僵的笑容。

蒋为盯着顾远的书法,眼神迷茫。

顺着他的目光,众人看向桌上的那张纸。

“嘶!”

不知是谁倒吸了一口凉气。

刚才只顾着回味那首诗,竟是忽略了这幅字。

飘飘欲仙,不染一点烟火气。

搞文学的都擅长书法,可众人自问没有这等功力。

有书法名家苦笑道:“这小子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等下,人呢?”有人惊声道。

众人四下看看,偌大的宴会厅哪里还有梅铮和那小子的身影了。

......

殷红色的夕阳照在城际线上。

街边的树叶红黄相间,还有大片沉沉的绿。

一老一小的身影长长的,踩着一地黄叶散步。

正是从宴会中离开的梅铮和顾远。

顾远说道:“我还会背好几首诗呢,你拉着我走干嘛?”

“这首诗是你背的?”梅铮说道。

“嗯。”顾远点头,那首诗出自狄更斯的《双城记》,作为一部影响无数人精神世界的名著,他自然也读过。

“跟我还扯。”梅铮伸手点了点顾远,笑道:“要是早有这首诗,人们还不传抄疯了?”

顾远:“....”

他赌一罐小熊饼干,无论他说多少次这首诗不是他写的,梅老都不会信。

那便将错就错吧。

“是我写的。”顾远眼神飘忽,有些心虚。

梅铮笑着摇摇头:“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啊。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拉出来吗?”

“不知道。”顾远说道。

“哈哈哈。”梅铮大笑几声,显是心情极为畅快,说道:“那里边都是一群什么人啊,尤其以蒋华父子为最,只会勾心斗角。把你和那帮人比较是浪费你的天赋!而且我担心蒋大山还有阴损手段,咱爷俩可招架不住,所以溜之大吉。哈哈哈哈!”

顾远没好气的说道:“今天咱俩好悬出不来了,你来之前就没想到这层?”

梅铮干笑几声,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前几天听说要办茶话会,我满脑子都想着写一首砸场子的诗,没合计那么多,嘿嘿。”

顾远笑了笑,轻声吟道:“啊!月亮,像鸡蛋,真他妈圆!”

“够了够了。”梅铮老脸一红,轻轻拍着顾远,让他别吟了。

“等一下!”

两人的身后响起一道急切的男声。

顾远回头望了一眼,疑惑地嗯了一声。

梅铮挑了挑眉。

是陈安生,那个气质忧郁的草包。

陈安生站在两人身前,气喘吁吁。

顾远两人等了两分钟,陈安生才勉强能说话,断断续续的说道:“我...我的诗..怎么..样?”

见他好像没有恶意,顾远摇了摇头:“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这句话还有些水分,再不济的诗词爱好者也知道韵脚平仄,这陈安生居然只知道藏尾诗。

陈安生目露期盼,沉声道:“你能写一首相同意境的诗吗?”

听到这话,梅铮悄悄拉了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无名之辈,你是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