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政客>第一千一百章 调整背后

后金臣服朝廷的谈判,进行的相对顺利,只是在有些关键问题上面,出现了一些分歧,譬如说朝廷在沈阳、辽阳等地驻军的事宜,以及派出将领的问题等等,一时间不能够决定下来,济尔哈朗在这些问题上面,是坚决不让步的。

可不管怎么说,谈判大体的进展是顺利的,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检考虑要调整官吏了。

这件事情,自然是委托周延儒办理了。

朱由检是非常器重周延儒的,这种信任,甚至超过了孙承宗,当年孙承宗成为内阁首辅,依靠的是在朝中的威望,可周延儒依靠的是信任,两者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登基十多年了,朱由检一直都非常的辛苦,诸多的大事情都要亲自操劳,也确实有些累了,加之朝廷与苏天成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暂时无法解决的痼疾,这也令朱由检出现了一些悲观的情绪,甚至考虑到躲避了。

这个时候,周延儒成为了内阁首辅,诸多的大事情,自然是直接委托了。朱由检乐的少操心,也相信周延儒一定能够处理好的,可惜的是,朱由检早就忘记过去的教训了,刚刚登基的时候,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皇权与臣权的斗争特别的激烈,内阁之间也是异常的不稳定,诸多的大臣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根本就没有想到朝廷里面的事情,因为没有银子用了,朱由检想诸多的朝廷大臣提出来捐银子,响应的人寥寥无几,这才几年的时间。

大权在握的周延儒,非常的风光,要说朝廷里面的情况是不错的,比较他上次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有着很大的不同了,至少府库里面的银子还是有的,基本能够维持一切的运转,这个时候,周延儒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维持朝廷的平稳了。而且还要最大限度的揣摩皇上的心意,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按照皇上的要求来做的。

这方面,周延儒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实要蒙蔽皇上,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内阁管着一切的奏折,除非是密折专奏的,但拥有密折专奏权力的文武大臣是不多的,主要是担任巡抚的地方官员。这就让周延儒有着很多操作的空间,譬如说张凤翼来到京城的事情,周延儒就完全掩盖下来了,没有让皇上知道,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于说张凤翼要求的调整,他也是考虑了。

朝廷要调整文武大臣,这件事情早就传开了。一时间内阁大学士成为了诸多官吏追逐的热点,谁都想着能够被提拔和重用。何况朝廷里面,还空出来了好几个显赫的职位,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职位,悉数都空出来了,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

当然,众多的官吏也是明白的。最为主要的权力,还是在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手里。

周康忙得不可开交,周延儒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见到来拜访的文武大臣,除非是职位很重要的大臣。很多的时候,必须要周康去应付,当然,周康已经熟悉了这一套,知道该怎么样的应付,在这个过程中,周康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收银子。

这是周延儒聪明的地方,更是诸多的文武大臣想不到的地方,没有收人家的银子,说话的余地就是很大的,不一定非要答应某些人的请求。

钱谦益前来拜访的时候,周延儒亲自出面了,而且将钱谦益带到了书房密谈。

钱谦益前来拜访的目的,周延儒是知道一些的,为的就是东林学子的事情,这些年以来,东林书院的学子,很少有进入朝廷为官的,更不要说得到重用了,因为钱谦益进入了内阁,作为东林书院的领袖,说话不一样了,这样诸多的东林学子看到了希望,纷纷恳求钱谦益,让他们进入朝廷为官,能够为皇上与朝廷效力。

钱谦益很清楚,这件事情,必须要得到周延儒的首肯,否则是办不好的,毕竟皇上最为信任的就是周延儒,在内阁里面,周延儒的意见,有着最终的决定权。当然,想要得到周延儒的首肯和支持,钱谦益也是需要做出来一些姿态的,譬如在在内阁商议事情的时候,支持周延儒做出来的诸多决定等等,这种的交换,两人都是明白的。

钱谦益拿出来了一份名单,上面有二十多人,后面标注的都有希望调整的职位。

周延儒接过名单之后,仔细看了,也暗暗佩服钱谦益,知道如何的提出来要求,知道如何不让他人为难,钱谦益提出来的这份名单,上面都是东林书院出来的学子,有些是在地方上做官的,有些是考中了举人或者进士,在国子监学习的,还有在翰林院的,钱谦益的要求不高,提出来的职位,最高也不过是六部的郎中,品秩不过是正五品,好多都是六品到七品的官职,但地方选择是把握很好的,绝大部分都是进入到吏部、礼部和兵部,其次就是进入到都察院,这些人中间,绝大部分周延儒都是有印象的,但有三个人,他没有听说过。而且这三人安排的职位,也是不一般的。

“钱大人,这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本官好像不是很熟悉啊。”

钱谦益脸上带着笑容,这三人是曾经的东林四公子,除开刘云清投奔苏天成去了,余下的三人,早就考中举人了,可惜没有能够得中进士,一直都是在国子监学习的,钱谦益成为了内阁大学士之后,也是异常看重三人的,直接提出来让三人进入都察院,成为正七品的监察御史,这是很少见的事情,依照黄廷平等人的资历,最多能够成为正八品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章 调整背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