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南明汹涌>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

“小姐咱俩休息一下吧。”小梅嘟囔着嘴巴说道,“咱俩都走了一个上午了,不会有人追来了。太累了……心累……脚更累。”

韩三娘实在忍受不了沈姨娘的咒骂,他与自己的丫鬟小梅两人拿了银子一起逃了出来。

本来小梅对逃跑的事情还有抵触情绪,但是韩三娘答应领着她去南京逛逛,她立刻就心动了。

现在走路受了苦,她又后悔把听来的说是女人也可以科举的事情告诉韩三娘了,否则韩三娘也不会打定主意要逃走。也不会害得自己这么累。

她一边跟在韩三娘后面有气无力地走,一边在心中后悔不该听小姐的放弃马车步行。小姐是大脚,走起路来跟一阵风一样,她可是小脚,走不远路。

韩三娘和小梅两个人女扮男装一路行来。本认为出了大宅之后指不定会遇上什么坏人,万一碰上山贼或者乱兵两个人十有八九就要倒霉了。为此,两个人走之前还在厨房拿了尖刀防身。

可是,两人万万没有想到,这外面跟从前听说的实在是大不一样,什么乱兵、土匪、乱民根本就没见着,而且一路上的人还很和善。乞丐、流民也很少见到。

两个因为有钱便雇佣了马车,一路朝南京而来。可是没想到半路上马车居然坏了。韩三娘怕有人追来,也不愿意等马车修好再走,便给了车夫银子,自己徒步上路。走了十几里地小梅喊累,实在受不了小梅的唠叨,没奈何只能去路旁休息。

“小姐,你看,开始耕地拉!”坐下刚休息了一会,小梅恢复了不少精神,那躁动的青春便狂跳起来。他看了看远处,竟然是成片的农田。

“那是农民在耕地,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韩三娘不以为意。

小梅却很兴奋,把手搭在额头,如同孙悟空一样远眺,看着什么都新鲜。

明朝此时已经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谚语了。也就是说,进入冬天后总共有九个九天是冬天,其中三九最冷,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加一个九天,天气自然就转暖了,春耕也就开始了,耕牛遍地。此时的农田里面已经满是劳作的人,一副春耕繁忙的景象。

韩三娘虽然装作不以为意,但是心中还是很惊奇的。以前她看书,知道不少道理,大战过后总是会有民生凋敝,饿殍遍野的事情发生。然而这一路上,却十分太平,安静祥和,好像从来就没打过仗一样。人们那种安泰的,怡然自得的表情让她意识到,新来的这个大明海国公不是一般人。

“小姐,你看那些是什么呀?”小梅指着还没有播种的土地问道,“这些人在梨地,是不是打算播种小麦或者水稻啊?”

韩三娘看了看说道:“不是的,那些是棉田。”

“啥?那是啥啊?”

“你怎么连棉田都不知道?就是种植棉花的呀!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棉花做的。就是这样的地里种出来的棉花。棉花开花后,把棉花采摘下来,然后纺线,再织成布,最后就做成了衣服了。明白了不?”

“啊?小姐,我的衣服是从这地里边种出来的?”

“当然了!”韩三娘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早就让你多看书,你也不听,现在好了,啥都不会。”

“老爷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再说你是小姐,我又不是小姐,看那么多书有啥用?都说书读得好不如嫁得好……嘿嘿……”小梅忽闪着两只大眼睛问道,“小姐,我不明白,这么好的地怎么不种粮食,种棉花干什么啊?就为了做衣服?”

“棉花贵啊?”

“可是棉花不能吃啊?”

“你就知道吃。这地里面长出来的棉花比粮食值钱,卖了棉花,再买粮食呗。卖棉花得来的钱能买到的粮食可是这田地种出来的好几倍呢。”

小梅平时就喜欢抬杠,现在这个杠精突然来精神了,问道:“全都种了棉花,再不就是桑树,要不就是茶树,把地方全给占了。哪还有地方种粮食?这一路走过来,也没看见种粮食啊。就算挣了钱,上哪去买粮食?哦……对了……刚才我好像看到桑田旁边就有种粮食的……不过……不过那都是见缝插针种的,太少了,能打多少粮食?唉?小姐,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粮食比棉花少,怎地棉花反而贵呢?”

“就说让你多看书了。”韩三娘埋怨道,“你一看书就困,放下书就精神。现在啥也不会,唠唠叨叨,都要问我。”

小梅一听韩三娘数落她,不要意思地一边笑一边吐了吐舌头。

“咱们这地方粮食自然是少的。可是天下大着呢,根本就不是你看到的这么一点地方。湖广、江西都能产粮食。不要说江西,只要湖广一个地方丰收了,整个天下都够吃了。这叫‘湖广熟,天下足’。粮食都是从西边运过来的。这下你明白了吧?”

“原来是这样啊。”小梅说道,“可是这运来运去的也太麻烦了。”

“不麻烦,这长江号称黄金水道,通畅得很。何况从湖广、江西往江南运粮,正好顺流而下,麻烦啥?”

“唉?小姐,那是啥啊?”小梅指着田埂上的树问道,“这看起来也不像是桑树啊。”

“那是橘子树,现在这才发芽,到了八月橘子成熟了,金灿灿的可好看了。”

“啊?小姐,你咋知道的啊?你也没出门?”

“都说让你多看书了,我在书上看到的。”

其实,从明朝末年以来,三吴这一鱼米之乡就变成了经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