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风八万里>第十二章 后路

诚意伯府虽然三度提督操江,但是刘孔昭之前既然文武操江并设,操江诚意伯甚至连南都的新江口水师三营都掌握不住,操江都御史甚至用操江水师的资源组建亲领的标营。

而现在事权合一,从镇江、金山到九江长达一千三百里的江防线都由操江诚意伯全权负责,刘孔昭觉得是扬眉吐气,虽然日常事务比之前至少加倍,仍然觉得扬眉吐气。

而现在史可法虽然承诺组建江防水师兵额五万,甚至还添设两镇画地分防,但对于是否恢复操江都御史的问题始终避而不及。

大家都觉得史可法已经在暗中谋划下一任操江都御史的具体人选。

若是真要恢复操江都御史,刘孔昭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毕竟以现在朝廷的实力根本不可能组建五万之众的江防水师,说不定添设两镇会变成操江都御史越过操江诚意伯直接指挥下面两位江防总兵,而且操江都御史本来就有这种越级指挥的权力与惯例。

刘孔昭却觉得王孙蕃有点不给自己面子,居然说“裁撤操江都御史未必是一个好主意”,完全是与那些文臣一个腔调,但是王孙蕃说不争操江都御史这个位置他还是非常高兴。

毕竟王孙蕃曾经“巡下江,视京营”,争这个操江都御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告诉王孙蕃:“孙蕃兄,永锡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别人来当操江都御史,我们诚意伯府肯定把他打出去,但是唯独孙蕃兄你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是场面上的漂亮话,王孙蕃真要来当操江都御史,刘孔昭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挤出去。

但是这样的漂亮话人人爱听,王孙蕃现在心情自然非常愉快:“诚意伯,我还是那句话,我绝不争这个操江都御史!”

而那边的杨龙友却是突然想起了一个细节来:“不争最好,我之前听说一个八卦,说是都察院有一个佥都御史的位置没人肯接,当时我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如此啊!”

马士英心情也非常愉快:“孔昭兄,孙蕃兄,还有永锡公子,这件事就拜托几位了,事成之后我士英绝对不会亏待诸位!永锡公子,你能领多少兵马?”

刘永锡信心十足地给出了回复:“自然是多多益善!”

马士英当即承诺下来:“那就好,之前我承诺是一军两千五百人,但是如果我能入阁,一定再给你添一千人马!”

虽然马士英对这位小诚意伯另眼相待,但是他觉得刘永锡终究才十六七岁,能统领三千五百人马已经是极限了,而且朝廷的财力有限,在诸镇之外额外供养一支三千五百人的新军已经是接近极限。

刘永锡自然是大喜望外:“多谢马相国!马相国恩德,刘永锡铭记在心!”

只有王孙蕃觉得有点不妥,会推之前搞这样的串联太不合适了,东林两次失势就是因为会推程序中出了大问题,但是他也知道这种操作也是本朝故事中的一部分,自己既然已经是官场中人就只能身不由己。

因此他也朝着马士英行了一个大礼:“马相国,等您入阁之后可要多照顾下我这个老举人!”

马士英也是被东林方面的攻势逼急了:“生洲兄放心,你的事迹我就有所耳闻,大家都说你有望成为第二个海刚峰,只要我在内阁,你一定会是第二个海刚峰!”

海刚峰就是著名的海瑞,与王孙蕃同样是举人出身,但却是凭借着政绩横冲直撞几乎位及人臣,而王孙蕃就喜欢这样的评价:“那就再谢马相国了!”

这次家宴可以说是宾主皆欢,出了鸡鹅巷后刘孔昭又与王孙蕃聊了好一会才各回各家。

看到这一幕刘永锡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他与刘孔昭一起并马前行:“父亲大人,我过段时间就要过江了,京里的事情还要仰仗您与孙蕃伯伯了!您可千万别跟孙蕃伯伯闹一时意气之争!”

刘孔昭没想到刘永锡这么心急:“不用你说,我心里有数!你这么快就准备过江?不准备多呆几天?前几天我与你孙蕃伯伯还说要找个机会到秦淮河上好好聚一聚乐一乐!”

只是一说到这种fēng_liú阵仗,刘孔昭这个武夫就先笑了起来:“别急着过江,找机会好好乐一乐,我听说最近有个朱媚儿色艺双绝名动秦淮,正想带你长长见识!而且马瑶草既然同意让你新设一军,这件肯定就能成,你在江北也有一千多兵了,比你老子争气多了!”

说到这刘孔昭就发起了牢骚:“别人都说我们诚意伯府三世提督操江,可是他们不知道操江水师具体是怎么一个局面,你手上若是有一军三千五百大兵,几乎能跟你老子平分秋色,你现在才十六岁啊!争取再过个一两年,我想办法把操江水师也交给你!”

虽然刘孔昭嘴里全是牢骚,但他真是为自己的大儿子高兴。

别看他从小就是锦衣玉食,是大明朝最顶尖的勋贵,但是这些年也不知经历多少风雨承受了多少攻击,到现在名义上专任操江,但是手上真正掌握的兵力也不过是四个营头而已,并不比三千五百兵多上多少。

刘永锡当即也笑了起来,他能听得出满满的父子之情:“父亲大人,与其想着怎么把操江水师交给我,还不如替弟弟们好好谋划!”

在诚意伯府刘永锡是长子,在他后面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而刘孔昭没想到刘永锡想得这么远:“虽然上阵父子兵,但向锡他们年纪实在太小,根本帮不上忙啊!”

刘永锡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后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