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

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那么为啥说他所在的袁家四世三公,貌似很厉害呢?

这就要从世家讲起了

四世三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意思是世代官居高位。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另外《后汉书·杨彪传》也记载: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皆为汉末四世三公的大族。

通俗一些的来说:

朝廷里实权最重的三个官位你高祖辈、py曾祖辈、祖辈、父辈四代人每一代都有人担任过,有可能一代人多人都担百任过,至于三公以下的位子肯定家族里的成员也数不胜数,而且可能度朝廷和地方很大一部分官员都和你们家族有关,你说有多厉害,用桃李满天下形容恐怕不为过,皇帝要是动一动家族中的谁都得掂量问掂量有没有这个能力,完全有可能因为皇帝没考虑周全损害了你家族的利益而答导致地方上亲你家族的多个势力联合反叛。

所以这书生旧吏名满天下,可不是叫着玩得

虽然东汉时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经严重缩水,但名义上仍然是最高官职,那么为什么袁家可以四世三公?

这就涉及到了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西汉早期的时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权力被功臣勋亲集团垄断。

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转变。汉武帝为了获得大量人才,也为了避免功臣勋亲的掣肘,下诏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荐一到两名孝子廉吏,称为“举孝廉”,否则就是郡守失职,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到了后来,这个选举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但察举人才的权利,却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这样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袁绍家族为什么能四世三公了。举孝廉的时候,并没有一定之标准,察举之人的主观意愿占了很大成分。当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历任司空、司徒)出现后,他便可以大量举荐孝廉。

而东汉时期,人们对名节看得很重。这也是当初刘秀有意引导的结果,避免再次出现王莽那样的大臣来篡夺皇位。人们对举荐自己的高官,视为“恩主”,对恩主报答的观念深入人心。当袁安举荐了其他人为官之后,为了报答袁安,最好的办法便是举荐恩主的子弟为“孝廉”,从而踏上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内,则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内,也可以辗转请托,以达到报恩的目的。当时的社会风气,热忱于效忠个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来越高,声势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这样,仕途由原来被功臣勋亲把持,转化成了被一个个大家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了世家门第。门第是东汉后期政治权势重心所在,当时大大小小的门第,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东汉末期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的门阀政治现象。

而具体到袁绍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因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机会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个家族便是弘农杨氏,也是和汝南袁氏类似的情况,被曹操杀掉的杨修就是出身弘农杨氏。曹操借杀杨修,从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里面。

所以当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才推袁绍为盟主。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些门生、故吏为了报答“恩主”,相当部分会响应袁绍的号召。这也是曹操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打击的根源所在。

尽管这袁术和袁绍坐拥这么强大的背景资源,却也因为兄弟不和,反目成仇,一个称伪帝而亡,一个一统河北,成为最强的诸侯,猝!

袁术本是汝南汝阳人,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是袁绍的表弟,以豪爽重义气的性格闻名。袁术年纪轻轻就因为家室的关系在汉朝做将军,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了。之后董卓进京,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可见当时董卓是有多么看重袁术的实力了,但袁术察觉出天下动荡的局势,带着自己的手下逃离了长安,奔逃到当时东汉人口最多的南阳郡,等待着时局的转变。

南阳是当时光武帝刘秀起兵的地方,历代东汉时期的皇帝都非常重视南阳的建设,单是南阳的郡城就长达36公里,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当时南阳的人口居然有240万之多。在当时拥有如此强大的人口跟领地的人只有袁术一人,在当时人


状态提示:人物生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