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网络游戏>网游三国之孤儿巅峰>孙权没事——人物传

受封吴王

吴大帝黄武元年,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命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须坞,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因吴将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战果不如预期,只得于次年全面引退。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但孙权与曹丕之间仍有使节往来,至次年正式断绝关系。

黄武二年四月,刘备病逝。之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下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同年十一月,蜀汉派中郎将邓芝来访。次年夏,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汉。

黄武四年十二月,鄱阳人彭绮率军反叛,攻陷周围数县,拥众数万。同年,曹丕率军至广陵,孙权严设固守。此时大寒,河面结冻,曹丕撤归。

黄武五年七月,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同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孙权分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置广州,分交趾(今越南河内东)、九真、日南三郡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以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为广州,任命原交州刺史吕岱为刺史,士燮之子士徽起兵,自称交趾太守。但不久后即被吕岱诱斩。其后,孙权又将交州、广州合为交州。

黄武六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

黄武七年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大败曹休。

称帝建元

黄龙元年,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五月,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使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黄龙三年,孙权派太常潘濬率军五万,以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嘉禾元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魏明帝太和二年废叔继位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孙权题跋头像使者。嘉禾二年,公孙渊遣使向孙吴称臣,企图以孙吴为外应以叛魏。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遭到顾雍、张昭等群臣反对,但孙权仍然派张弥、许晏等人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认为孙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孙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曹叡。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后听从朝臣劝谏,才未出征。

嘉禾三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

赤乌三年,孙权派卫将军全琮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不利而还。同时,车骑将军朱然围攻樊城。同年五月,太子孙登去世。

南鲁党争

参见:二宫之争

在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赤乌十三年,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十二月,孙权派将军戴烈、陆凯率军前往南郡抵抗王昶。

晚年去世

太元元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

神凤元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在位年号:黄武(222年—229年)、黄龙(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乌(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凤(252年)

在这里可顺带说一下一位吴国大将军——陆逊,没错,就是火烧七百里连营,让蜀国数年都没有去攻打吴国的那位传奇将军——陆逊,他的事迹大家肯定都知道,说了也没意思,那就谈谈他怎么死的

陆逊之死,史料记载的,不是孙权所杀,而是气愤而死。

气愤之死的原因,自然在孙权身上。

当时孙权年纪大了,但是陆逊却还年轻。陆逊于军事与内政之上,贡献十分突出,权利也越来越大。当时孙吴之地,世家权力极为突出,孙家也是世家起步,甚至是世家推选出来的领头羊。所以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权力方面,孙家与世家是有竞争关系的。所以陆逊对于王权而言,是有威胁的。特别是陆逊在朝中权力极大,与之前的蜀国诸葛亮都有些相似了。这是祸端之一。

第二是陆逊与孙权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有差别,比如关于台湾岛与海南岛的战争问题。东吴缺乏人口,孙权就想要去两座大岛之上掠夺人口,陆逊不同意。兴师动众,最后证明陆逊是对的,一共就掳掠了几千人,浪费了无数的粮草与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事情。

第三,就是关于继承问题。陆逊参与到了其中,也是立长子还是立贤子的问题。孙权倾向于立贤,陆逊倾向于立长。


状态提示:孙权没事——人物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