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鉴宝有术>第三百六十七章 盛世佛,乱世道

大约在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吴家老宅的水电就恢复畅通了。

又过了一天,之前被大火烧毁的两间屋子也修复完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三天后,吴老爷子家门口多了一条宽约两米的水泥路,弯弯曲曲穿过狼藉的泥泞的洼地,直通西城区外围。

这是秦家派人专门修起来的。

“四年?你说朱元璋在寺庙里当了四年的和尚?”

“药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

“他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被扫地出门了,后来只能沿街乞讨……”

“你放屁!明明就是四年,我记得清清楚楚,怎么又成了两个月?”

“什么都不懂,在我面前大放厥词!”

“都别吵吵了,郑少秋,你过来评评理,这个朱重八到底在寺庙里呆了多长时间啊?”

“就是,听小郑的,人家肚子里墨水多。”

不知不觉,三天过去了,已经到了假期的最后一天。

依然是李鹤年的元宝山庄,同样还有那一群无所事事,整日拌嘴的老头。

唯一与之前略有不同的是,此时一个年轻人坐在旁边,神色冷峻,颇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前两天,李鹤年去了一趟收购站那边,拍下一叔父贴的照片后,拍着胸脯保证要给郑少秋找一个合适的买家。

恰好,元宝山庄的伙计小七回了趟老家,郑少秋就在这最后一天被李鹤年抓包,在这看店铺。

其实,根本无须这么麻烦,以李鹤年的身价就算关门休整一天也算不上什么,不过这群老头实在是难缠得很,只好每天都大开店门,挣不挣钱倒在其次,主要是给这群无所事事的家伙提供一个喝茶打屁的场所。

郑少秋手里还有不少资金,之前的帝王绿翡翠镯子已经加工完毕,不过他并不想卖出去,只好忍痛把叔父贴卖掉。

要想做点大事,手头拮据,是万万行不通的。

这个道理,郑少秋已经领教的非常深刻。

今天六点钟的时候,郑少秋就骑着板车来到了元宝山庄,少了一大锅开水,坐等老头们上门。

这些老头的口味倒也刁钻,喝不惯店里的茶叶,来的时候早都备好了毛尖,倒也省却了郑少秋一番功夫。

基本上都是熟面孔,换来换去也是那几个人,而且都极为健谈,从古玩杂项,到诗歌文赋,再到天文地理,都聊得无亦乐乎,吐沫星子跟水龙头似的。

别看他们岁数都不小了,耳目却相当灵通,一些小道消息都瞒不过他们。

“你们听说那件事没有,中秋当天,那山脚下可是闹出不少乱子。”

“嘘……”

几个老头互相对视一眼,均讳莫如深,轻飘飘的换了个话题,聊着聊着,就扯到了郑少秋的头上。

此时,郑少秋正在书架旁,查阅一些资料,这里的藏书都是李鹤年花费大价钱收藏的,颇有价值。

听到老头们的问题后,这才抿了抿嘴唇,曼声说道:“朱重八小时候,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人命如草芥,他父母家人也相继过世……”

“万般无奈之下,朱重八只好投身皇觉寺,做了一个小沙弥,每日晨钟暮鼓……”

“这件事在《天潢玉牒》中有明确记载。”

“他在寺庙里混了四年,出来的时候,天下大乱……”

“他也是涌起了万丈豪情……”

“所以,从林林总总的证据来看,他呆在皇觉寺的时间,应该是四年。”

“当然,如果非说三年,那也没毛病。”

这番话说出来,几个老头都心服口服,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

“小郑啊,我曾经看过一段秘史,说这个朱元璋,曾经遇到过一个道人,经过点化之后,这才一举夺下了天下,这事,是确有其实,还是子虚乌有啊?”

“我也听说过,那个人好像就是张真人……”

“对了,我还听说,每当华夏大厦将倾,便有神秘人力挽狂澜,他们或多或少都和道门有牵扯,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郑少秋闻言抿了抿嘴唇,淡淡开口:“确实有不少人这么认为,但是……我不敢苟同。”

“华夏上下五千年,传承一直从未断过,自是冥冥中的定数。”

听到这个说法, 一帮死倔的老头都有些不高兴了。

郑少秋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

这当口,一道有些不善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进来。

“冥冥中的定数?”

“简直是无稽之谈!”

“盛世佛门,乱世道门!”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言!”

众人闻言都愣了一下,下意识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抱着肩膀站在门口,嘴角扬起一抹轻慢的笑容。

郑少秋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淡淡说道:“你所指的道门,是哪个道门?”

听到这话,年轻人微微一怔,明显被考住了。

说实话,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半晌过后,他冷哼一声:“甭管哪个道门,反正就是道门。”

郑少秋闻言半垂眼帘,没有多说什么。

年轻人高高扬起下巴,在店里环顾一眼,这才说道:“鹤年叔呢?怎么不见他人?”

他说着一口华夏语言,却非常撇脚,听上去很怪异,一看就不是华夏人。

郑少秋淡淡的瞥了他一眼,曼声说道:“往左上角看,那有他的联系方式,自己打电话吧。”

年轻人闻言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随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七章 盛世佛,乱世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