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232章 夺城
的人都没有。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要加强自己的实力才行。这场失利也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上奏给忽必烈诉苦,借机增强益都的防御,招兵买马。但却不能再跟蒙古人纠葛过深,现在看来,宋祚未衰啊!

同时,也必须从东海商社那边入手,先答应他们之前的一些条件,甚至可以让渡一些利益,以免他们继续向南宋提供火炮,甚至亲自下场进攻益都。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还能从他们那里买到火炮。

这可真是冤枉东海人了,宋军的火炮真不是他们给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也不想技术扩散啊!

……

9月9日,中央市。

就在李璮胡思乱想,随便给东海人加戏的时候,真正的东海人正在为一件大事头疼着。

中央市的基建初具规模,中央广场周边大致被占满,北边的工业区正忙碌着,东边还种了一大片棉田,如今正是收获的时候,劳工部抽调了一大批人手在田里忙碌地采摘着。

现在中央市辖区内有三条主要大道,一是围绕中央广场的环路,二是城区之南联通五角堡和即墨城的东西大道,三是城区东侧连接南北的一纵路。

在环路的最南侧,管委会临时大院的北楼已经建成,出于节约的考虑只建了三层,外型与传统的中式建筑迥异,没有任何装饰,红色的砖头外露,整体方方正正也如同砖头一样是个红色的方块,但是规模堆上去了也别有一种庄严的气质。

大楼上预留了大量的窗户,但现在大部分都用木板盖着,只有底层几扇窗户上亮晶晶的,走近一看竟是用绿色的玻璃镶嵌而成!

韩松骑着一匹马直接进了大院,将马交给守卫,然后径直进了一件有玻璃窗的屋子。这间屋子中央有一张大长桌,周围摆着一圈椅子,四周挂着几块黑板,一看就是会议室。

韩松走进去,看了看,拉开一张椅子,坐到了史若云身边,然后问道:“都用上光报了,什么事这么急?”

会议室里人不多,上首是张正义,左边坐着张船长和夏有书,右边坐着史若云和刚刚抵达的韩松,再没别人。

张正义苦笑了一下,说道:“都是你老婆……的部下干的好事。刚刚的定期船,魏万程送回来一个坏消息,和一个他说是好消息但我觉得也不咋地的消息,你想先听哪个?算了,不玩梗了,史部长,你说吧。”

史若云还没开口,对面的张船长先笑了起来:“不能这么说啊,首席,我可觉得是真的好消息。”

他旁边的夏有书耸耸肩,倒是不予置评。

看来他俩是已经知道详情了,到底是什么事神神秘秘的?

韩松一头雾水,只好看向身边的史若云。

史若云转过来看着他,一挤眉,说道:“首先,坏消息是……大会经常担心的技术扩散发生了!扬州的李庭芝,仿制出了我们的火炮!”

“什么!”韩松吓了一跳,虽然早就明白技术不可能一直藏下去,但真到了这一天还是有些惊讶,“等等,李庭芝……魏万程……难道还真是因为当初海州的事?”

史若云瞪了他一眼,说道:“不知道,管他呢。事情反正已经发生了,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再说了,当初大会不是已经下结论了吗?魏万程和王广金他们当初的做法是对的,相比外交利益和技术风险,还是前者更重要些。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个事件也的确带来了足够的外交利益,这时候再追溯技术泄露显然是不合理的。”

说完,她又递过来一张纸,说道:“李涛还送来一份评估报告,总的来说,李庭芝虽然仿制出了初级的火炮,但离我们的水平还差得远呢。”

韩松惊讶地接过那份报告,简单看了一遍,然后放到桌上,半笑不笑地说道:“离我们的水平确实差了点,但相比历史上自然发展的火炮,差不多一下子进化到了十七世纪的水准,这可真够高的啊。啧,两千五百斤,这不是一吨半了?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级别的炮?”(宋斤约06kg)

夏有书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张正义无奈地说道:“先不急,工业部那边按部就班地发展,会有的。李庭芝那边我们也没什么办法,这涉及到长期战略,慢慢规划吧。现在迫在眉睫的是另一件事,史部长,你说说吧。”

对啊,好消息是什么?韩松又看向史若云,后者扶着下巴,说道:“江南工作组申请本土支援,派出海陆军联合行动,最好连海军陆战队也叫上,去真州,劫持忽必烈的使节,郝经。”


状态提示:第232章 夺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