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我的梦幻年代>第一章 篮球场

篮球这项运动,在国内很普遍,谁都会拍几下,然后把球扔进框里。

尤其是《灌篮高手》播出后,篮球真的迅速风靡全国——教练,我想打篮球!

三井寿承包了很多孩子的泪点,和浩南哥并称90年代两大偶像…

二者相比,浩南哥更受欢迎,因为打架比打球来得简单多了,打架,够狠就行,打球,不仅需要技术还要体力,要求忒高。

不过,即便如此,一般的篮球场肯定有人打篮球。

尤其是北电的篮球场。

来这边打球的都是附近的人或者北电的学生,彼此也都挺熟悉的,基本都能叫得出名字。

沈梦溪发球,顾晓接球,然后快传给张晓北,后者上演标准三步上篮,可惜,还是被对面的龙兵盖了帽…

沈梦溪摆了摆手,直接瘫坐在水泥地上:“不打了,不打了,累死了!”

龙兵:“你这体力不行啊,一点也不像二十几岁的小伙!”

“…老大,我这一个星期都在熬夜写毕业论文,能撑两小时,已经很不错了!”

顾晓递给他一瓶矿泉水,问:“你这就毕业了?”

“嗯,”沈梦溪点了点头,然后感慨了一声:“四年了,总算毕业了!”

“准备去哪?”

“家里介绍了一份工作,可能进电视台,也可能进文联。”

张晓北也喘气,一边喘,一边问:“想进央视吗?”

沈梦溪斜眼看了看张晓北:“你能安排?”

“他自己都进不了,安排个屁!”

龙兵毫不留情讽刺。

插一句,这帮人都是《第十放映室》的人,沈梦溪也算编外人士,帮着写写稿子,然后交给张晓北校对,一期大概150块,一个月四到五期,兼职写手…

反正他是北电编剧班的,暂时接不到剧本邀约,那就给人撰写影评呗,《第十放映室》还算良心,每期字幕都会写他的名字——助理编辑沈梦溪。

也多亏了这几个字,沈梦溪寄给《看电影》、《电影世界》、《青年电影》的稿子才能快速过审。

每个月光是稿费就有两千往上,一个大学生,一个月两千多额外收入,06年的北京,已经可以很滋润了。

沈梦溪摇头:“我才不去央视,实习半年,就算是正式编导,一个月才800块…”

顾晓不乐意了:“你讽刺谁呢?”

“…顾哥,我错了!”

顾晓是《十放》的编导,一个月基本工资八百那种…

不过,他也是《十放》的制片人,所以,每期节目还是能赚钱的。

“以后会涨的…算了,你还是别进来了,你要真进了央视,半年不到,保准得离职!”

龙兵也叹了口气:“每年都会有有才华的研究生、博士生来栏目组实习,但是一个也没留下。要么不是因为什么招聘计划与指标问题,要么就是明眼人看清楚体制状况后果断闪人…”

“文联是什么情况?”

“我也不太清楚,听我妈说,我舅舅跟市里的文联主席认识,可以介绍我进去…”

“你才二十几岁,就要进机关了?”

“挂个职,我们那边都这样!”

“那你可以留校啊,先从助理教师干起…你们姜老师怎么说的?”

“姜老师说可以介绍我进公司,做个职业编剧…”

“你怎么想?”

“还是算了…在哪不是吃饭,我打算先回家跟爸妈商量下,走了,约了同学。”

顾晓还有龙兵叹了口气…

《第十放映室》当然想留下沈梦溪,可惜,《第十放映室》整个节目组本身就是不受重视的影评类型节目,能不被砍掉就算不错了。

没道理硬要留下沈梦溪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

张晓北忽然开口:“你说咱们要是按照小沈的稿子做一期《无极》会怎么样?”

“那就成纯吐槽了!”

《十放》节目的前身是《视觉》。

03年十套改版,作为隶属于文化专题部的频道,在中国电影市场进入黄金十年之际,栏目里喜欢没事写点影评的国内第一代影评人支招,干脆来个影评类节目。

形式简单、多快好省,于是一拍即合,《第10放映室》诞生。

算是国内第一档专门解析电影文化的节目。

诞生于央视母体,所以早期的《第10放映室》延续了央妈的风格——选题一定要高端、文稿一定要优美、编辑一定要高级,简言之就是当下流行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最早的两大主题:大师映像还有城市映像都是符合主题的!

问题是收视率真的很惨淡!

任何一家电视台都有收视率末尾淘汰机制,为了生存,几个人开始做了‘星空’系列——讲解一些有名的电影人,比方说周星弛、刘得华之类的。

“我倒觉得可以搞一搞试试,‘馒头’引发那么大的讨论,这就说明观众爱看这些!”

“…我请示一下领导!”

……

沈梦溪,北电编剧班新晋毕业生。

按照他的老师姜为的话讲:很有天赋!

废话,当然很有天赋,丫本身就是搞编剧工作的,又是重生人士,创作逻辑、文字整合能力、写作习惯都已经养成,领先接近二十年的眼光不是开玩笑的!

再加上这个世界有很多小变化…

很多他记忆深刻的本子,这个时空都没有,这个大概就是蝴蝶效应了!

以前看娱乐文,觉得主角们过得真憋屈,都踏马身价过亿了,


状态提示:第一章 篮球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