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不只是针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的。
甚至就连社会精英阶层也挣脱不开这个规律。
因为国家整体经济滞后,他们同样会因为一些经济上的小事,就能严重伤及自尊。
结果也就同样让宁卫民有了雪中送炭,攀交情的良机。
这事儿说起来,还又得转回宁卫民看到港城导演李韩祥来京拍摄《火烧圆明园》的消息上。
宁卫民呀,为人有个特点。
往好了说,是能举一反三。
要往坏了说,就是占便宜没够。
别看他已经截了人家李导演的胡,把那些昂贵的紫檀、黄梨家具都给买下来了,一件也没给人家剩下。
可就这样,他还惦记继续在人家李大导演身上找便宜呢。
那就是他想要拜托这位李导演抽空给合资饭庄拍个广告片。
说来倒也不是多复杂的事儿。
其实就是利用一下电影里现成的布景和演员就行。
比方说,利用两宫皇太后进御膳的画面,再给两位太后都来个近镜头。
只要配上个合资饭店的广告语和地址、联系电话的字幕,那不就齐了嘛。
他可是相当清楚,这李导演这《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有多火。
刘晓芩的慈禧又演绎得多么传神。
这部电影可是在港城本地就创造了1.5亿票房,更在东南亚诸国热卖。
那说是火遍了东南亚,成为清宫电影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气儿,一旦不夸张啊。
要是在电影上映之后,能用这样深入人心的“西太后”给饭庄当形象代言人,等于在海外也给自家买卖做了宣传。
那饭庄不也就搭了顺风车,跟着火了吗?
所以毫无疑问,趁着电影还没拍出来,就是最好忽悠人的时候。
看准了这个超级大ip,宁卫民是说做就做。
很快,他就托了跟影视圈关系较近的宫海滨帮忙穿针引线,找机会去昌平片场见了这位李导演一趟。
结果还真就谈成了。
不过也得说,宁卫民的策略和算计其实有点下作的。
因为首先,去之前,他拍了几件刚入手的硬木家具照片。
居然就用从人家嘴里夺走的食饵投其所好,贿赂李导演。
这恶趣味是不是够可以的?
而且这几件家具,宁卫民还是以支持人家拍片为名借给李导演当道具的。
既不卖也不送,玩多久都行,可权属始终是他个人之物。这打着埋伏的套路阴不阴?
其次,这小子见面一通吹捧,用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之名,把李导演的身份架上去。
然后再行道德绑架之实,让人家不好推诿。这又损不损?
最后,他还吃准了国内版权意识还是一片空白,心里另存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备用计划。
那就是李导演答应则罢,如果不答应,大不了他就在电影拍完另起炉灶。
私下里接触那两位皇太后,单独拍个广告片,也没什么的。
反正这种广告借助的就是名人效应嘛。
只要有了两宫皇后,他怎么拍都能沾上电影的光。
真要因为这种碰瓷日后闹出法律纠纷的话,那更好!
那可就真应了葛优在《甲方乙方》里的那句话了,“求求您了,告我们吧!”
瞧瞧,孙子不孙子?
总而言之,怎么走,怎么布字儿,都在宁卫民掌握之中。
该算的他都算计到了,所以李导演没过上几招,就缴械投降了。
但让宁卫民有点没想到的是,实现了主要目的之后,就因为赶上了一件意外的岔子。
他还直接博得了“东宫西宫”的好感。
敢情宁卫民带去的照片确实引起了李韩祥的兴趣,俩人专为这些家具聊了一会儿,聊得还挺投缘。
结果就因为这一耽搁,就到了中午。
突然间外面大乱,人声鼎沸,宁卫民就遇到了今天最惊喜的意外收获。
怎么回事啊?
宁卫民和李韩祥一起走出去才知道,外面是大陆剧组成员对午饭不满,闹了起来。
而领头的就是西太后的扮演者,当前的影坛一姐刘晓芩。
矛盾的引发点正是当年合拍片最麻烦的地方。
由于剧组成员香港、内地的都有,和当时体制的限制。
两地人员不但收入完全不同,在生活待遇和伙食待遇上大伙儿也实行一国两制。
比如说演咸丰皇帝的梁嘉辉虽然当时还未出演过任何电影。
但因为是港人,他的片酬不菲,在片场附近的饭店,有单独的房间休息。
而同样作为主角,早已成名的“两宫皇太后”京影厂刘晓芩和沪影厂的陈烨,她们都只拿五十块和四十七块的死工资。只能每天长途往返京影厂宿舍和片场。
真要是累坏了,不想回去了,那就只能蹭給她们演宫女的港城演员的房间,睡人家的地上。
拍戏现场区别同样不小。
内地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每顿仅有两个馒头、一根粉肠、一块黑咸菜。
港方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推来的餐车上,大鱼大肉、青菜和香喷喷的白米饭。
想想看,两分钟前都还一起演戏,两分钟后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怨尤?
特别是刘晓芩,她一个川妹子,本来就吃不惯馒头,时常在拍摄现场饿得头发昏。
偏偏又碰上了剧务疏忽,今天发下来的馒头不少已经发馊了,这又如何让她不怒?
于是乎这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