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国潮1980>第585章 滚雪球
修手表、磨剪子磨刀、蹦爆米花,也能发发小财。

殷悦的同学和街坊邻居中,都不乏下海经商,鼓捣生意已经有所斩获的人。

但这年头挣小钱容易,要想把生意做大,挣大钱就难了。

最大的障碍,最受困扰的问题,其实就是资金的匮乏。

银行的贷款是绝对不会惠泽到小个体户身上的。

但经商的个体户们却经常会遇到由于缺乏资金,甜买卖看得见吃不到的情况。

或者是没看准的大批货色积压在了手里,缺钱周转的困难。

所以对资金有短期拆兑需求的个体户,不但大有人在。

而且碍于火烧眉毛,几乎都甘愿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利息。

只要肯把钱借他们用,能帮他们度过了这个坎去。

肯付出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十五、二十月息的人,并不少见。

说白了,在民间,钱是很贵的。

而殷悦的精明,就展现在她敏锐的看准了个体户对资金的需求,而且对放贷目标能做出最稳妥的选择上了。

她可不会随便就把血汗钱借给别人。

为了降低风险,她信奉一个原则——做熟不做生。

首先放贷只找做服装生意的人。

因为她自己是卖服装的,最清楚这行里的利润之大。

对找自己来借钱的人,她也容易分辨出,对方是否有选择服装的眼光和经营天赋。

其次,放贷的目标,还必须的是人品过得去,知根知底的熟人。

且有按手印的借条,营业执照正本做抵押和中人作保才行。

有了这些,欠债不还,就没太大的可能性了。

因为她毕竟有凭有据,能找着借钱人的根儿上。

哪怕借钱的人赔了。

但凡要点脸,还想把生意做下去,就不可能不认账。

最后她还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每个借贷者罗列信用度。

信用好,人品好的,生意做得好的,她可以多借。

利息也会相应渐少点,尽量发展成长期客户。

如果缺乏可靠性,她就少借,而且利息要的会高一些。

但再怎么说,她是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针对一个借贷者,哪怕再信任,关系再好,她顶多放贷自己资产的一半就到头了。

至于怎么和目标提及这种事?那太容易不过了。

现在是手里有钱的人才是稀缺资源,是完全的贷方市场。

殷悦只要找到这些做生意的人主动聊上两句,让他们知道自己手头挺宽裕,再留下个联系方式就足够了。

但凡生意人,就没有不想借鸡生蛋的,更没有抹不开面子一说。

一旦遇到了用钱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会联系她,提出借钱的事儿来。

总之,作为手有余钱的金主,殷悦完全居于有利地位,几乎是毫无风险的分享起改革初期的商业红利。

像她第一笔钱放出去就特别顺。

那次,是她借五千块。

说是一个月,可其实二十来天,人家就还了。

百分之十的利,五百块顺利到手,同学还请她搓了一顿饭,表示谢意。

没别的,为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啊。

然而这些钱还没在抽屉里搁上三天。

殷悦家隔了一条胡同的一个街坊大哥,又要奔花城进货去了。

这主儿过来问了殷悦一声,就又带上了这笔钱和殷悦刚开出来的一个月工资上路了。

其实一切挺顺利的。

但就因为带回来的东西太好卖了,这个街坊挣钱挣疯了,简直乐坏了。

一高兴,忘乎所以,居然回来后就把还钱的事儿给忘了。

等到殷悦找到他家来,这才想起来。

结果一个不好意思,借走了八千,直接给了九千。

多给了二百算耽搁几天的利息不说。

这主儿还让殷悦挑了两身衣服拿走,算是聊表歉意。

就这样,一笔笔的借出,一笔笔的收回,殷悦的本钱在一年里几乎翻了一倍。

再加上她仍旧每个月入手的收入,1984年春节前夕,她已经成了手握五万钱财的小富婆一个了。

尽管她比不上那些真正的生意人收获大。

但毕竟相当于她每个月都多开了一月工资呢。

可比放在银行那一年百分之五点七六的死期利息强多了。

所以完全可以说,她看到了一条很可能实现梦想的发财之路。

她深信,只要自己这么稳稳当当的做下去,继续靠智慧和信义细水长流的挣钱。

她就能突破头顶上的桎梏,拥有一番新的天地。

也许攒出足够的钱,她也能出国呢。

就像那些女明星一样,陈冲、龚雪,去西方发达国家留学。

那么等到回来的时候,她也就不比谁差了……

所以这个春节,殷悦的家,远比去年过得更富庶。

这次她买了足能过两个春节的鸡鸭鱼肉,和各种零食糖果,想让弟弟们彻底吃个够。

除了给全家人买了新衣,她为了奶奶的身体健康,还特意在奶站花钱订了一年的牛奶,又给奶奶买了个电热毯当礼物。

大年三十这天,殷悦下班后,手拿电热毯,怀揣着两个给弟弟包好的红包回到了家。

她兴冲冲的走进家门,本想拿出来红包逗逗他们。

却没想到两个弟弟先脆生生叫着迎出来,然后挤眉弄眼的小声跟她汇报。

“表姑来了,嘻嘻,又带来个男的。听说是动物园喂老虎的,奶奶替你


状态提示:第585章 滚雪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