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国潮1980>第九百九十六章 极度繁忙
p>所以可想而知,这年头在东京要想把华夏美食做得不走样,有多么困难。

原材料难找到合适的不说,关键还挺贵。

哪怕按当下的官方汇率算,这都合八十八元人民币一只鸭子,五十元人民币一只鸡了。

这样的采购成本,做出菜来能不贵吗?

哪怕日本人,大多数也吃不起啊。

何况一个饭庄所需的菜单,哪怕菜品再精简,也得有个六七十样才像话。

那牵扯到的食材能多达数百种,如果都这么一一选定,得耗费多少精力,多少金钱?

光这件事的工程量就大了去了呀!宁卫民他能不累吗?

但这还不算什么呢,后面的事儿更多。

大体上的原料缺定了之后,宁卫民还得赶紧去制作日、中、英、法的四语菜单。

随之确定餐具款式、摆盘方式和服务标准的工作也就随之而来。

偏偏服务人员的数量也不够,与此同时,宁卫民还得抽时间来招聘人手。

毕竟国内调来的嫡系大部分都是厨师,这么大的餐厅,如果光指着刘建兴他们有限的几个人根本没戏。

他只能聘用一些有日本人,来扩充属于自己的伪军啊。

好在既然定性是伪军,那就没指望这些人能打硬仗。

专业技术方面不用多么过硬,也不需要丰富的相关从业经验。

真正需要他们做的,只是门口迎客,与日本顾客正常沟通,负责点菜罢了。

只要性格乐观,勤快点儿,服从管理,英语水平能和华夏员工进行工作方面的基本沟通就差不离儿。

不过也是因此,两国员工收入上的巨大差距,却是个充满隐忧的麻烦问题。

别忘了,这是日本经济高歌勐进的鼎盛年代,东京的平均工资是很高的。

尤其是服务业,工作谈不上稳定长久,还得赔笑脸。

像如今东京高级餐厅的一般员工,月收入二十五万円左右。

资深员工和管理职甚至能高达四十万円,远远超过了在一般公司就职的白领。

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给华夏人打工或许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

反正与日本本地的餐饮企业相比,宁卫民要不多开点工资,人家肯定不给他干。

那他至少得用多出三五万円的价格才能雇到人手。

可反观来自国内的嫡系部队,那就立刻显出不平衡了。

以杨峰和江大春为例,他们在坛宫的厨师里工资是一流水平,在国内也是毫无疑问的高收入群体。

每月工资差不多能有一千块人民币,坛宫独有的节约奖金还有八百左右,全算上差不多一千八九。

出国后没了这笔奖金,有出国补助每月有五万円。

算起来他们现在比国内还要多拿一点,能有两千冒头了。

但即便如此,和日本人的收入比较起来仍不够看。

二十八万円,目前可相当于六千多人民币,这里外里差哪儿去了!

合着小卡拉蜜干着碎催的活儿,拿到手的钱却是大拿们的三四倍,这哪儿说理去?

当然,这倒是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毕竟国内员工占大多数。

但问题是,这种便宜是不好占的,因为太过不公平。

宁卫民要视而不见,时间长了,难保人心尽失,华夏职工情绪上不出问题。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搁宁卫民身上,他也会想不通。

所以怎么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宁卫民需要尽快考虑清楚,拿出解决措施来的要务。

总而言之吧,坛宫饭庄距离开业虽然已经比较接近了,但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大把,还基本都是急茬的。

你说这宁卫民能不操心吗?他能不累吗?

更何况这还只是银座的坛宫饭庄一处而已。

别忘了,宁卫民这小子自己还有不少产业呢。

惠文堂书店的改建工作,他是拜托给香川凛子了。

但他回来总得露个面儿,好好表达一下谢意,酬谢一下人家啊。

而且这段时间,书店两个店员应该又卖出去一些滞销存货,他理当给人家结清提成。

还有来自华夏的工艺品,自打去年文化节卖秃噜了,这次他从京城回来也该去给店里补货了。

大刀商社的买卖也是真好,可经营上不足的短板同样明显。

拉杆旅行箱的宣传广告需要制作,更多的销售渠道需要打通,仓储和物流上扩大规模更是迫在眉睫。

偏偏这种情况下,宁卫民还得每天尽量抽时间和松本庆子见面。

即便他是最顶级的时间管理大师,那也分身乏术,忙不过来啊。

实事求是的上,这次回东京,宁卫民是真的先公后私,舍己为人了。

基本上把个人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坛宫饭庄的事情上了。

但凡有点工夫,就是为曲笑母亲联系医院,以及兼顾一下张嫱和崔建音乐专辑的制作。

对于他自己的事儿,还真没怎么顾得上。

像惠文堂书店和大刀商社的买卖,他只是打电话问了问情况。

听说未出大事,就完全维持了原状,没做任何经营方面的相关指示。

基本上算是躺平了。

但即便如此,有些事儿也是躲不开的,比方说书店和商社的年度汇算。

在日本,三月份是会计年度的最后一个月。

3月15日是确定申报所得税的截止日期。

为此,不但整个日本都充满了年末的气氛。

宁卫民也不得不暂时扔下其他


状态提示:第九百九十六章 极度繁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