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明二十四监>第630章 登顶之战

因为阻击汽油弹所面对的区域比较小,也就是大约十丈的距离,所以按着皇上的饱和攻击而来的。饱和攻击这个词是皇上起的,就是同时在极短时间内,从不同的方位,不间断的,各各角度的发攻击,以消灭对方在某区域有限的有生力量,以达到将敌方某区域防御能力瘫痪的目的。即天网恢恢,终有一漏,让对方防御体系难以支撑为止!(本来是的定义来源导弹打击打航空母舰群的。)而现在用这个手段,来清空那十丈防御能力无疑是最有效的。

这一下饱和打击的效果无疑是相当好,不过承受方的建奴,那混合着三分之二的汉军与八旗兵的防御部队,可就惨了。一百支汽油弹,在三十米的地方爆炸,一米就三个,这种打击,别说是普通的血肉之躯,就是来个大象也给或炸或烧死了。一时间上面的建奴兵或者汉军一个个的鬼哭狼嚎,空气中很快就弥漫着肉香,还是那种烤的有点糊味的。

庄海鸣已经竖起了十道梯子,在下面让人合作着顶着竖盾,一方面防弓箭,一方面防汽油弹的溅落,那东西可不认什么人类和牲口,逮着谁都烧起来没完。一看后面旗帜的信号,那是表示这一轮汽油弹攻击结束的信号,立刻的吆喝着让人登顶。

第一轮十个人登顶的人相当重要,他们要站起来组成竖盾墙,并绞杀敌人。给下边的人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通道。所以挑选的都是身手最为矫健的。背着个大竖盾爬梯子的确不是个轻松活,如同背着一个王八盖子一样,好在上边是无人区,两边的敌人也被下边的枪手压制的无法探身she箭攻击。二丈高的岩石还是蹭蹭的几下就登了上去,这个时候王八盖子的好处立刻展现了出来。战士从梯子上,直接的往岩上一趴,建奴she击来的箭支一点效果都没有。不过身上遇上了铁钉等物,也只能是自认倒霉,那些都是汽油弹给的产物,而零星的火焰。一压也就算了。然后两两组合。背靠靠的再行站了起来,开始反击。

在第一轮的阻击轮集中打击之后,何可纲开始针对敌人的虎蹲炮点进行抛she打击,那东西相当的烦人。she程虽小。但一个散弹攻击。一打就是一个面出去了,而且威力强劲。建奴在这郑屯防线上,摆的也是密密麻麻。大多都是在冰墙上面镶嵌着。他们不需要探头,只要躲在冰墙后面,就可以发she,而且几十斤一台,调整角度相当轻松。对进军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虽然他们打不穿竖盾,但打的坑坑洼洼的,竖盾另一个箭匣的功能也就完蛋了。所以第二轮四十支的阻击弩,全是给他们准备的。因为she距短,所以虎蹲炮可威胁的位置比较紧凑,所以阻击弩就是沿刚才的十丈突击面,向外延伸三十丈,四十支的阻击弩开始了点she,而六十支则随时随地的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代善就在阵地的后面指挥着,一见那漫天的,阻击汽油弹攻向了一个区域,他就知道要完蛋了,所以早早的就开始往那里集中布置防务。投石机已经被毁的七零八落,没法用了。但虎蹲炮却是可以的,直接调来了几十支。

派的一支牛录在明军登顶的第一时间就开始she击,但没有效果,被明军躲了过去,再起身的时候已经树起了竖盾。不过这个时候虎蹲炮也准备好了,几十支虎蹲炮直接的打向了明军。

虎蹲炮在一阵巨响中的石子直接的冲了过来,虽然竖盾挡住了这波冲击,但很不幸的是,两名锦衣卫因为强劲的威力愣是被冲击波轰下了岩石。当然这也是因为岩石上都是雪,地太滑了,摩擦阻力太小的原因。第二波刚刚登顶的锦衣卫,一听声音直接的就趴在了岩石上了。

两名锦衣卫临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把坚盾带下去,一是庄海鸣有交待,二是那东西死沉沉的,连同一起砸下去,不死也得死了。这个做法救了他们,因为下边涌着这么多的人,他们没有受伤,就被接住了,如果竖盾下来,那还不知道落那个倒霉鬼身上呢。

派人冲上去肉搏,代善很清醒,必然让人把明军给挤了下去,一旦让明军站稳了脚跟,那麻烦可就大了。虽然明军用大炮轰,又用汽油弹烧,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为攻击赢得时间的,上来的人立刻树好了坚盾,也是这个目的。

一个牛录的八旗兵在代善的一声令下后,叫嚣着,急急的冲了过来。八锦衣卫当然的凭借着神弩反击,但被打的坑坑洼洼的竖盾很快就在第一时间卡住了。

“换弩匣!”

这是一个最原始的方式了,有了竖盾弩匣之后,基本上用到弩匣的机会就少多了,这是为了冲锋而准备的。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快点,在地上装死啊!”八个锦衣卫这个时候面对着四面八方几百人的突击,这压力可是山大,所以一边she击,一边不住的催促着脚下的人。

庄海鸣看到人往下调,心里那个急啊,一个劲的催促着,梯子上的人都快一点!

“阻击弩瞄准登顶亲军前四丈位置!”何可纲当然一直关注着登顶的锦衣卫,这才是这一战的关键,他们能够守住了,那就代表这一战是赢定了,所以给他们最大的战力支援那是必须的。现在他们的竖盾已经立了起来,不怕汽油弹的爆炸。

“抛she!”

二十支阻击弩立刻划破了天迹,直接的落到了刚才发she的位置。

“轰!”“轰!”“轰!”“轰!”

汽油弹爆炸的声音不住


状态提示:第630章 登顶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