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婷知道自己老爸很厉害,不厉害人家的成不了作家呀!
裴金望同志化身为饼干大师。给大家普及了钙奶饼干的各种知识,钙奶饼干,真的是历史太悠久了!
1959年至1961年,全国进入粮食短缺的时期,由于粮食不够吃,只能将粮食和野菜一起煮,史称“瓜菜代”!
在此背景下,因为营养不良患上贫血病、佝偻病的婴幼儿不断增多,国家决定选择重点食品厂,研制以补钙为主,营养丰富,适用于哺育婴儿的儿童饼干,青食被选中担当此任,并不负重望,于1961年成功研制出“青食”牌钙奶饼干,被列入“计划供应”的婴儿食品,由此开启了钙奶饼干的畅销之路!
再详细点说,1961年,中国人刚从饥馑里缓过劲来,看着孩子们各种的疾病,假如他们今后的发育仍然缺乏营养,将来建设祖国的可就是一群豆芽菜了!
山东人决定,发明一种营养全面的副食品,把孩子们多年缺失的,一口气全补上。
于是,当时的青岛市联社食品厂承担了使命。
他们以面粉,鸡蛋,鲜奶与花生油为原料,凭借擀面杖,切菜刀和烤盘手工制作,生产出第一批“钙奶饼干”!
极简的命名表达一切:“钙”是儿童第一急需,“奶”则是获取它的首选途径。
这种功能性导向逻辑,让钙奶饼干的一切,生而硬核。
到今天,它的包装都极简单,最常见的就是塑料纸包成的巨大一条,整整齐齐排着二十九片饼干!
但每片平均约7毫米的厚度,昭示了内容的浑厚,个大管饱,虽是零食的命,可有主食的心。
满满一包,宛如一排弹夹,一箱,就是山东孩子的营养弹药库,十箱,就是民族未来的战略储备物资!
虽然看着量大实惠,但钙奶饼干起初也是高档点心,平常人难以享用。
裴金望同志家是老地主了,老地主也就是地真的很多哈!
所以,偶尔会买几条回来打打牙祭!那个年代的老百姓,也未必个个买得起!
到了70年代,人们想尽办法托关系找人,才能拿粮票换出两包——由于粮票限量,家里孩子多的,还得另加钞票才能买更多!
这两包钙奶饼干,当时是山东走亲访友的高级礼品。所以,如果有亲戚担任“紧要”职务,像粮店售货员,农村接生婆,那家孩子的饼干配额,也就源源不断了!
裴金望同志的大叔,小叔都已经大学读完,落户京都跟n市了,每年回老家都会带一箱子钙奶饼干!
当然,那个时候祖奶奶分配也没有裴婷奶奶的份哈!
裴婷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奶奶是个可怜可悲的女人啊,裴婷奶奶也是从受气的媳妇熬成婆呀!
当时裴家几个小姑子厉害的不得了啊,裴婷奶奶本来就是三斗粮食换来的,跟个童养媳似的,丈夫老实孝顺,比较听婆婆的话!
裴奶奶整天干活,受婆婆的气,收大姑子小姑子的气,只能生生受着啊,谁让自己没有娘家人可依靠呢!
裴奶奶也许是因为自己就这样一路过来的,所以熬成婆的裴奶奶变本加厉的照着自己已过逝的婆婆当年对她的方式,对待自己儿媳妇,也就是裴婷的妈妈邓萍!
唉!
原生家庭的遗留问题呀,害了多少无辜的儿媳妇呀!
看看后世自己的婆婆宋馨,当时人家告诉作为儿媳的裴婷,自己婆婆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自己可不能跟她学习!
自己受过的苦跟委屈,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再受一次呀!
自己婆婆绝对在自己所有的朋友里面独一无二的最好最称职的好婆婆呀!
这也是裴婷这一世对宋家这么好的原因呀!
咳咳,继续说钙奶饼干的事哈!
就这样,钙奶饼干在口耳相传中积攒着人气,到80年代开放购买,瞬间炙手可热。
山东人都知道,这种上档次的点心,不仅酥脆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干燥耐存,平日里磨牙管饱,有难时坚挺可靠。
当山东人实现了钙奶饼干自由,他们表示,除了煎炒烹炸,红烧糖醋,他们能开发出一百种吃法。
最简单的吃法,自然是干吃,这是对一片钙奶饼干基本品质的考验与尊重。
一口咬下去,丰富的口味层次,与朴实的外貌反差极大,令人难以置信:先是疏松的酥脆感,这是钙奶饼干的一种独特。在北方夏日,开袋放置一夜,第二天也不会受潮软塌,干松依旧。
随后,一股焦香迅速攻占整个口腔,这是满含鸡蛋,牛奶的硬质点心,在过度烘焙后才会催生的味道——更焦一点的钙奶饼干,又是另一种滋味。
咽下去,回味里的奶香,似乎不掺杂任何香料,透出一种淡然的纯香,让人立刻再吃一片。
这种香气没有甜腻的负担,更不会有卡路里催生的罪恶感。
有人不满足,想要更浓香的口感,于是把饼干蘸进热水里。
温度与水消解了松脆,却也打破了香味层次的界限,奶香与焦香瞬间融为一体,抿一口,入口即化,香味加倍,同时还化解了干吃的噎人。
一杯土味麦片粥,而更高级的追求,是蘸热牛奶——这曾是山东人对它最高规格的优待,也是每个家庭的育儿秘方。
回忆当时钙奶饼干电视广告,成年人拿饼干蘸牛奶,营养与口味更上一层楼!
喂婴儿,掰碎了泡进奶瓶里,在热牛奶中快速融化,宝宝抱着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