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其他成就还包括引进甘薯种植,引进西方水利建筑学,编纂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军事条令和法典,如《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列阵方法)、《火攻要略》(火炮要略)、《制火药法》
就算是吴为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自问如果不是拥有光门的话,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中国人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从来就不缺乏才智卓绝者,他们一代一代地涌现,将整个华夏文明不断推向更高峰,而徐光启,正是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他已经将他拥有的才能发挥到了极限,史载他“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访坐论,无间寝食。”
在文明行将没顶之时,上帝毕竟留了后门,他赐予了我们民族一大批灿若晨星的人杰:徐光启、袁崇焕、孙承宗、郑芝龙、李定国
,无,错, 3..
如果袁都督和毛大帅能相忍为国,如果孙阁老能果断拿下魏忠贤,如果郑芝龙能对自己的海上力量胜过满清铁骑有更清醒的认知,如果李定国能早点放弃对孙可望不切实际的幻想
只要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当时做了相反的选择,中国的命运很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读史至此,最可叹者,还是徐光启,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为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大门,但可惜,只是几乎。
历史对中国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它从最不可能的缝隙中将中国带入了漫长的黑暗。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
听得李修竹提到玄扈先生之名,连李崇也精神一振,目光望向吴为,但显然并不期待他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回答,毕竟他的底细自家算得是一清二楚!
连辽东秀才说不得都是西贝货,怎可能与玄扈先生有所交集?
自家选其为婿。固然是因其才智超群,一身经世济民的本事端的是惊世骇俗,更凭此拉上了内阁次辅杨鹤的关系,前程眼见得光明之极,但女儿遭际不幸,遇人不淑,被吴为所救,过程中颇有不足为外人道处,与名节不能说全无妨碍。说起来李崇许婚也多少有点无可奈何。
吴为虚拱了下手,,望着李修竹的眼睛,一字字道:“玄扈先生正是家师!”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李崇竟手指吴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自认对其来历是心知肚明的。却从来没有听他透露过半个字!
李修竹更是满脸通红,又是一揖。道:“小子幸何如之!”
原来徐光启乃是有名的大儒,名满天下,他是老牌子的庶吉士出身,阉党当权时被排挤回乡,去年刚被起复,此时位居礼部左侍郎。经筵讲官,乃是堂堂帝师!
真实历史上,徐光启几年后就会入阁为次辅,位极人臣!
而且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吴为刚刚用了一个词。家师,在这时代这个词可不是乱用的,所谓登堂入室,必是亲传弟子方可如此称呼,师徒关系之亲密不亚于父子!
赵文卓等人并不知道徐光启的名头,见李崇和李修竹如此反应,心道此人定是了不起的人物,连大人都是其弟子,一身本事说不得皆是由其传授而来,当真是学究天人,可怖可叹!
李若琳倒是知道徐光启,但也是第一次听吴为说居然是其弟子,眨了眨眼,没出声。倒是李夫人沉不住气,扯了扯李崇衣袖,低声问道:“老爷,这玄什么先生,到底是甚么人?”见李崇不理,李若琳忙低声说道:“是个大官。”李夫人“哦”了一声,撇了撇嘴,转念一想女婿的老师是个大官,正是意外之喜,顿时又眉开眼笑。…
李崇此时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脑中不断回顾自己认识吴为的点点滴滴,外貌行止如世家子弟,自称祖籍辽东,兴修水利,引进番薯良种,建立安塞营,以新法练兵,热气球、万人敌
不想还好,细思之下竟处处若合符节,徐光启正是以“术数”(科学研究)闻名,引番薯、兴水利正是他的手段,而且他正是曾在开封练过两年兵来着
对了,听说他有个弟子还在关外帮蓟辽督师袁崇焕用大炮守城,轰死过建虏的大奴酋!
原来几年前的宁远大捷在大明境内已被传颂得无人不知,袁崇焕固然大名遍天下,孙元化的知名度现在也是极高。
李崇越想越觉得像,暗道,原来如此,我早就该想到的,却是瞒得我好苦,只是玄扈先生文名满天下,乃是天子之师,而为文似乎文章上面并不甚来得,此事却是有些蹊跷转念又想,那孙元化也不过是个举人底子,整日价埋头造炮,如同匠户一般,不也是先生的得意门生么?帝师毕竟是帝师,眼光到底与常人不同,为文虽不擅那些滥八股文章,但经世济民的本事可要比那些只会皓首穷经的腐儒强到天上去了,若非如此,自家为何别人不选,偏偏选了他当女婿?想到此处,不由为自己竟与玄扈先生一样眼光超群大感得意。
更可喜者,若为文真是玄扈先生弟子,这师徒关系可绝非寻常党附可比,较之与杨鹤的关系牢靠许多,说不得自家在朝中又添一有力奥援!
李修竹心中激荡丝毫不下于李崇,当此明末,国步艰难,青年士子中各种思潮泛滥,徐光启的经世之学拥趸众多,李修竹正是其中一员。
是以吴为的事迹传入开封,李修竹比他人更为关心,因为吴为行事,正是他所想所思而不能为者,他猜测吴为与自己一样乃是玄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