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这种事情,通常都会在春天或者夏天举办,因为这个时间段非常适合达成会盟之后立刻发动战争。
但作为天下第一强国的赵国而言,当然是有这个为所欲为的资本,来在秋冬之际举办一场会盟的。
赵国的使者飞速前往各个国家,向各个国家提交国书,邀请诸侯前来会盟。
对于赵国的这一次会盟,诸侯们的态度也并不一致。
秦国和齐国毫不意外的拒绝了会盟的邀请。
楚国、魏国和韩国则先后表态,愿意前来会盟。
在燕国方面,赵括原本以为燕国人很有可能会同意前来,毕竟有着乐乘和昌国君乐间同处乐氏一族的血缘上。
不要小看这样的血缘,事实上这个时代像乐氏一族这种多方下注的家族就很多。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苏秦,他主要效力的国家是燕国和齐国,而苏秦的两个兄弟苏代如今在赵国为官,苏厉则在齐国出任大夫。
像苏氏一族和乐氏一族这种“跨国家族”,一般来说内部是肯定有很紧密的联系渠道来进行沟通,保证家族利益的。
乐乘刚刚上任就丢了一个极大的面子,想必也一定憋足了一口气想要通过这件事情来证明自己。
但事实的情况却是乐乘搞砸了,燕王十分果断的拒绝了会盟。
看着一脸惶恐朝着太后请罪的乐乘,赵括冷眼旁观,倒是明白了一些东西。
看来,昌国君乐间自从上一次被赵括打得吐血之后,在燕国政坛上的局面并没有因为蓟都保卫战的胜利而有根本性的好转啊。
但仅仅从这一次会盟的“寒酸”程度来看,也足以看出廉颇连续的失败对于赵国国力的巨大影响。
六个其他诸侯国之中,愿意会盟的仅仅只有三个国家!而且,这三个国家其实也并非就和赵国一条心。
看着渐渐临近的邯郸宫城,魏王皱起眉头,有些不高兴的对着身边的信陵君说道:“信陵君,既然我们大魏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齐国站在一起征讨赵国,你为何还要极力主张寡人前来邯郸呢?”
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之中,赵国在武信君赵括的率领下可是整整占领了魏国东部的大片土地,让魏国的面积缩水到原来的一半,对此魏王自然是无比的怀恨在心。
信陵君魏无忌苦笑一声,道:“大王,臣其实也不愿意前来邯郸。
可若是不来的话,万一赵国又将大魏确定为下一次战争中的第一个征伐目标,如之奈何?”
魏王脸色一变,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就好像上一次的战争一样,明明赵国一开始是要征伐秦国的,但就因为魏国距离赵国更近,然后武信君就直接先打上门来了。
这种地理条件上的劣势,魏国君臣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过了好一会之后,魏王才猛的一拍马车座位的扶手,极为不爽的说道:“难道寡人就只能对着那个老女人低声下气了?”
信陵君察言观色,为了缓解魏王心中的烦躁,又道:“其实这一次臣觉得大魏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对明年的战争也是很有好处的。”
魏王道:“说!”
信陵君道:“这一次韩王也是要来的,韩国对于是否和赵国开战的态度相当模糊,之前大魏派去使者也并没有得到韩王的接见。
这一次的会盟正好能够以诸侯相互联络的借口求见韩王,然后就可以说服韩王加入到我们这一边和赵国开战了。”
魏王目光闪烁,过了好一会才道:“韩王那个贪生怕死的东西,他真的敢加入?”
信陵君笑道:“再怎么贪生怕死的人,他也总是会有弱点所在。
臣可以打包票,只要臣能够见到韩王,那臣就有八成的把握说服韩王!”
八成的把握,绝对是相当高了。
魏王脸色这才变得稍稍好看了一些,道:“若是这样的话,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话又说回来,武信君赵括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使绊子吧?”
这个名字好像有着某种魔力,从魏王口中吐出来之后直接让当世声名赫赫的信陵君魏无忌脸色都变得白了不少。
过了好几秒钟之后,信陵君才咬牙道:“请大王放心吧,臣这一次一定不会让武信君那个家伙干涉到这件事情的!更何况,武信君哪里来的渠道得知此事呢?”
魏王长出一口气,不自觉的的拍了拍胸口:“如此,甚好。”
远处,一列马车已经出现,那是负责欢迎魏王一行的赵国相邦平原君。
除去魏国之外,负责欢迎韩国君臣的是曾经和赵国太师韩徐为当过盟友的文信君蔺相如,而武信君赵括负责的自然就是剩下来的楚国了。
在例行公事一般的行礼致意等程序之后,赵括带着楚国君臣入住到了在赵国宫城旁边特地为了这一次盟会刚刚兴建的一座行宫之中。
随后自然就是一次极为丰盛的接风晚宴,赵括如今也是政坛老手,应付这样的晚宴自然是不在话下,和前来的楚王、春申君等相谈甚欢。
好不容易宴会散去,赵括正准备坐着马车离开,却被春申君直接抓住袖子:“武信君留步!”
片刻之后,在行宫中某个极为华丽的房间里,春申君一脸愁容的看着赵括:“武信君,咱们可是老朋友了,这一次你一定得拉老哥一把才行啊。”
赵括楞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春申君,你可是楚国令尹,又得贵国大王信重,难道楚国之中还有什么你解决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