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占地3310万平方米,面朝太平洋,背靠四季常青的丘陵,一条被棕榈树环绕的林荫大道沿着校园的中轴线一直向前延伸。
校园的设计让人联想到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宫殿:
那里有着优雅矜贵的内廷廊柱,线条优美的罗丹雕像;
四平八稳的矩形石料建筑,土黄色石墙环绕着红屋顶建筑,由拱廊和半圆形的拱门连接。
标志性的红瓦屋顶以及加州蔚蓝明亮的天空交相辉映,草坪整齐,花香四溢。
构成了斯坦福校园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
隋波在斯坦福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在商学院教学楼和工程学院大楼上课之外,
就是在图书馆(cecilgreenlibrary),以及他虽然基本没入住,但依然给他保留了房间的宿舍楼(hwab,施瓦布中心)。
因为很多时候,学习小组都需要在这些地点聚会,共同讨论作业和课题。
对于周围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在这里努力学习的精神,
隋波还是挺佩服的。
在斯坦福有个著名的“鸭子综合征”,就是形容学生像水面上的鸭子,看起来悠闲,但鸭掌却在水面下拼命的倒腾……
要想在强手如林的斯坦福出人头地,可不是那么容易。
任何时候,图书馆、宿舍中心的咖啡屋里,都有人在埋头苦读,熬夜写作业。
在隋波眼里,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闪着金光的人才啊……
百度美国、facebook等公司,也因为隋波的关系,和斯坦福的一些院系,建立了“实习”、“合作”项目。
比如在ee(electricalengineering)课程中,就设立了与百度、fb合作的项目小组,对搜索、社交产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进入这些公司实习并完成一定的项目课题。
商学院的学生也可以申请类似的市场、管理等实习岗位。
在硅谷,这种“实习”,其实就是毕业入职前的一种双向选择……
挖掘人才是一个方面。
对于隋波而言,更有价值的,是在在硅谷和斯坦福的这段时间里,
无论是在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理念,还是在管理乃至企业文化上……
他都感觉自己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与那些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只是没有目标的去学些知识,被动的接受美国文化不同;
隋波来硅谷的初衷和学习的角度,
就是带着前世大量的记忆和案例,来寻找答案。
为什么google、facebook、阿里这些公司,在前世会那么成功?
为什么互联网会如此迅速的改变世界?
其背后的本质和根源到底是什么?
隋波相信,踏准了时代的大趋势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期有那么多公司,那么多精英,大家都很聪明,很努力。
为什么最后脱颖而出的是他们?
自身的性格和天赋,对理想的坚持,这些也当然都是原因,但隋波还想更深入的去研究,这其中的必然性。
在这里,他系统的在理论上,对自己曾经的很多认知有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架构。
如果说,以前他是知其然,现在他则知其所以然了……
比如他曾经一度觉得,
像阿里的老马,google的拉里和谢尔盖,facebook的小札这些人,动辄就是“全人类”、“全世界”、“未来”之类的理想和目标。
说实话,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会觉得太“忽悠”了。
但什么是“伟大”的人?
为什么他们能做出一些“伟大”的事?
就是因为,他们明白一点: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度是一样的,两者都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如果决心做事,就要做大事,要确保你的梦想值得追求,未来的收获可以配得上你的努力。
而从现实考虑,
当一家公司因为一个最初简单的目标而成立,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后。
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管理困境、达成一定成就后的迷茫、人员丧失斗志和目标等问题。
所以,大集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设立一个宏伟而远大的目标。
并不断的去找到下一个值得挑战的任务。
也正是因此,
阿里才会从b2b,一直扩展到c2c的淘宝、b2c的天猫,支付宝(蚂蚁金服)、物流(菜鸟)……甚至到后来的达摩院。
google会用“x实验室”,去承载那些面向未来的,看似没有什么商业价值的研发项目;
才会提出“10倍哲学”,要求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不要只优秀10,而是10倍。
这样就使得工程师们不能依靠以往成熟的经验、模式和路径,只能通过创新,找到颠覆性的创意,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而支撑他们不断前进的源动力,就是他们深信“改变世界”的理想。
这真的很厉害……
他们不是像隋波这样的重生者。
对未来,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眼前都是一片迷雾,但他们却能够有这样坚定的意志和信念。
这就真的不能说是“忽悠”了。
这是他们对世界,对未来,对技术敏锐的预测和判断。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有巨大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周围的人,同样“相信”理想,并愿意为之奋斗!
老马不懂技术,所以他走的是商业、人性这条路;
拉里佩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