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108.文宣司,来吗

兴汉军以后肯定是要在陆地上建立地盘的,对于从哪里开始发展,鲁若麟心中已经有了规划,他的眼睛已经盯上了辽东半岛的辽南地区。

辽东半岛在辽东的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整个半岛呈东北-西南走向,长达340千米,北宽150千米,面积294万平方千米,向南渐窄,南端为旅顺港,是中原与东北交流的必经之路之一,是中原与东北腹地相联系的纽带,半岛南端隔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遥相接应,形成渤海和黄海的分界。

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为华夏北方少有的不冻港,是华夏北部海运、渔业的重要基地。

辽东半岛有附属岛屿上百座,金州的长生岛是长江口以北第一大岛。长生岛四面环海,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长生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镶嵌在渤海东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文献记载中,辽东半岛地域范围都记于“辽东”这一称谓之中。明代的“辽东”东抵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北抵开原、南达旅顺口,其疆域相当于今日辽宁省的全境。

明朝时期的辽东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一直属于山东行省的东北部,因此,在民政与司法监察上,辽东半岛地区接受着山东行省布、按二司的管理,山东布、按二司在辽东各自设有自己的派出机构,其管理体制在正统年间以后日趋正规化、系统化。

辽南地区大明设有金州、盖州、复州,随着旅顺被清军攻占,明军在辽东半岛再无据点。鲁若麟想要辽东半岛,但是也没有自大到以为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可以拿下整个辽东半岛。虽然满清的核心在盛京一带,但是辽东半岛依然保有大量的力量,有很多据点和庄园,通过奴役汉民获取财富,是满清的大后方。而且一旦兴汉军占据辽东半岛,以满清的机动能力,很快就可以集结大规模军队进行报复,以目前兴汉军的力量根本守不住。

在东江军被打残,旅顺被攻陷,朝鲜被征服后,除了偶尔受到沈世魁的骚扰,满清在辽东半岛的统治其实已经非常稳固了。与满清进行血拼以鲁若麟目前的能力来说还力有未逮,在没有建立起强大的陆上部队,确保对占领地域进行有效统治的情况下,贸然占领大片领土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面对满清的大量骑兵,兴汉军现在还没有对冲的能力。所以这次鲁若麟盯上的地方仅仅是辽东半岛的金州,也就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

在仔细研究了辽东半岛的地形后,鲁若麟发现金州是最适合自己扩张地盘的,而且鲁若麟先期的目标还不是金州的全部,而是南关以南包括旅顺在内的地区。如果说辽东半岛是一个大半岛,南关以南的区域又可以说是辽东半岛的半岛。最有利的是,这里的连接陆桥只有十里宽,非常利于防守。只要占领并守住了南关,等于将这个小型的半岛与辽东大陆隔离,在海上力量强大的兴汉军面前,这块区域就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不需要防备其他方向的清军,对于目前陆上力量不足的兴汉军而言非常有利。

现在目标既然已经确定,如何实现这个战略就需要详细的规划了,为此鲁若麟将参谋司的主要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筹划,当然能够参与进来的肯定都是能力和忠诚都经受住考验的,毕竟如此重大的战略肯定需要保密的。

为了保证筹划更加可靠和详实,情报司卢千奇收集了大量满清和金州方面的情报。主要是通过辽东逃过来的老人了解旅顺、金州和南关方面的情报,甚至冒险派出小股部队登陆在金州侦查情报,并抓个几个舌头询问详情。

目前得到的情报是旅顺被清军攻占后,满清在旅顺驻扎了2500人,有8个牛录,由甲喇章京拜尔尼统领。旅顺城还驻扎有部分清军水师,是由孔有德投敌时的登州水师残部组成,成员也多为汉人,被编入汉军旗。因为满清自身没有水师方面的相关力量,也为了防备这些新降的明军,对水师也不怎么重视,这支水师基本就处于防备东江军和打杂的角色。

至于南关对清军而言更是毫无意义,本身就是旅顺明军为了抵抗清军而设立的,经过战事后已经非常残破,清军也没有重建的打算,只有很少的清军在此驻守。离南关不远的金州城也有600清军驻守,城内尚有2000多清军家属和5000多汉人奴隶。因为当初满清将金、复两州的人口大量转移到盖州等地,虽然后来有补充一些汉人奴隶,但是金、复二州大量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此战的关键点就在南关和旅顺,只有偷袭南关并成功守住,才能保证对旅顺地区实施有效的占领,否则只能抢一把就走,最多也就是调动满清大军来跑一趟,还暴露了战略意图。至于是否歼灭旅顺守军并不是主要的战役目的,其实只要夺取并守住了南关,旅顺守军就是瓮中之鳖。

按照参谋司的计划,偷袭南关后必须立即对南关进行加固,并派大军驻守,准备承受旅顺和金州的两面夹击。在肃清旅顺清军后,还要对南关进行大建,抢在清军主力来攻之前完善防御工事,击退来犯清军。

所以战役的着眼点就在南关,如何守住南关才是这次北上作战的关键所在。

按照参谋司的计划,完成此次作战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延缓清军主力来援的时间,二是快速完成南关的建设。

对此参谋司的建议是,满清对大明目前完全


状态提示:108.文宣司,来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