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233.鲁若麟是大福星

清军见金州军安营扎寨,同样在远处驻扎下来,而且非常恶毒的将营寨设在了金州军回关内的方向,似乎下定决心跟金州军耗上了。

清军的立寨水平跟金州军比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了,不过他们物资比较充裕,又有足够的帐篷,不需要像金州军这样有那么多的百姓需要照顾,反而更轻松一些。

对于汉人的工程营建能力岳托是非常佩服的。

就像满洲人擅长渔猎,汉人在弓马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比得上一样,在种地、手工、营建上,满洲人拍马也比不过汉人。

但是真正让岳托惊讶的是金州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数量庞大的百姓组织起来了,也没有看到什么骚动与混乱,这就比较牛13了。

虽然因为金州军是朝廷的军队,百姓对他们更加认可,也更听话,但是这么快就被金州军组织起来伐木,而没有造成混乱,不得不令岳托佩服。

对于这些百姓,清军一直是靠死亡威胁驱赶着他们行动,为此还不得不收拢了一批汉奸来帮忙控制俘虏,行事的效率自然非常低下。

眼见一颗颗大树被砍倒,外围的拒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营区包围,这样的组织能力满清真的是望尘莫及。

“毕竟是老大帝国啊,底蕴就是不一样。”岳托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金州军营地里忙碌的人群,由衷的感叹道。

“那又如何,还不是任我们宰割。”巴哈纳倒是不以为意,现在正是满清强大的时候,对周边国家拳打脚踢,没有一个能打的,志得意满的很。

“我大清总不能一直靠抢掠汉人来发展壮大,总归还是要治理地方、收取税赋的。否则只能像以前的草原汗国一样,兴盛一时又马上衰落,甚至灭亡。只有像汉人一样巩固好地方,长期收取税赋,那才是长久之道。”

岳托在满洲人里也算是难道拥有长远眼光的人,在如何保证满清长盛不衰上面,他与皇太极的想法倒是颇为一致,那就是学习汉人的治理模式。

不过皇太极比较倾向于重用汉人官员来进行治理,但是岳托比较在意满洲人在大清里的权力和地位,在这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也与他和皇太极所处的位置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满清虽然皇帝一家独大,但是下面的各个实权旗主们依然有很强的独立性。那些旗丁们首先效忠的对象是他们的旗主,其次才轮到皇太极这个满清皇帝,这让雄心壮志的皇太极如何能忍。

不过冒然侵夺旗主们的权力容易引起旗主们的反弹,不利于皇太极维持统治,所以皇太极将目光放在了那些汉人身上。

皇太极不计前嫌,大力收编汉人叛逃、战败将领,对他们大肆笼络,组建汉军旗,大大增加了满清的实力。

并且重用汉人中的文人参与朝堂事务,逐步提高他们的地位。

皇太极这样做虽然有出于壮大满清实力的现实考虑,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汉人们是直接听命于皇太极的,极大的提升了皇太极在满清里的力量比重。在一切以实力说话的满清里,使得他的话语权大大加强,权威也更盛了。

不过皇太极重用汉人的方略引起了很多满清贵族的不满,认为汉人侵占了他们原本的利益,只是因为皇太极势大不敢发声反对罢了。

说到底还是女真人偏科太严重,行军打仗他们是一把好手,但是治理国家、完善统治确实与汉人们相差太远。

满洲人也知道想要维持统治,必须重用汉人,只是在使用的方法上存在分歧。

岳托就属于比较保守的那一派,汉人可以用,但是必须要谨慎,并且要控制他们的权力,以免威胁到满洲人的主体地位。

“大将军,这些汉人不过是奴隶和羔羊,只要我们的刀子够硬,不怕他们不听话。”巴哈纳这样的观点在普通满洲人里很有市场,这也是老奴和皇太极多年的军事胜利带给他们的自信。

“当初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们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被汉人们赶到了漠北草原,显赫一时的黄金家族也只能苟延残喘。现在整个蒙古更是要听我大清的命令,否则我们随时可以将他们踏平。可见蒙古人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必须找个其他的办法。”岳托书读的要多一些,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嘿嘿,我就是个粗人,这些大事还是由皇上和你们来定吧,我只要跟着你们杀敌就可以了。”巴哈纳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想要征服汉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啊。”岳托看着远处如蚂蚁般劳作场景的金州军营地,第一次生出了些许疲惫。

巴哈纳没有接话,也是看着金州军营地,愣愣的不知道思绪飞到哪里去了。

夜晚降临,虽然清军夜袭的可能不大,但是金州军还是做了充足的防备。

防线外面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为防守的士兵们照亮了射界。

轮流值夜的士兵们身边都有足够的火堆取暖,使他们不至于冻伤。其他的士兵也是兵甲未卸,随时准备应战。

每个大队的百姓都在镇抚官的带领下用积雪在自己周边垒起一道低矮的雪墙,好歹可以挡住一些风雪。

地上都铺着找来的干草和树枝,用火烘干了上面的雪水,坐在上面,大家挤在一起,就可以睡觉了。

这样的条件已经算不错了,至少不用蹲在雪地里双脚冰冷。而且周围的火堆也足够,保证每个人都能照顾到。

到了夜晚,这些


状态提示:233.鲁若麟是大福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