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321.济州岛农村的特色产业(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不种粮食的话,你们怎么完税?”卢象升好奇的问道。

村长有点诧异的看了卢象升一眼,这个事情金州军的官员大多都清楚,一般不会询问,也只有那些外面的人才会对这个感兴趣。村长因此猜测卢象升很可能不是金州军的官员,或者是刚来金州军没多久。

不过他没有因此而怠慢,依然认真的回答道:“官府会比照正常年景的粮食产量,再换算成银子,我们直接交银子就可以了。”

卢象升点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

“那你们吃的粮食呢?全都从外面买吗?”种地的长年累月要在外面买粮食,卢象升总觉得有点别捏。

“当然了。反正在外面买粮食也方便,价格也不贵。”村长笑着说道。

卢象升这才反应过来,金州军境内的粮店好像都是官办的,无论是荒年还是灾年,粮食的价格变动幅度都不大。这个举措有效的防止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稳定民心的重要手段。

想当初不是没有人想打粮食买卖的主意,但是都被鲁若麟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粮食这个特殊商品还是留在自己手里更安全一些,哪怕为此付出一些更多的成本也是值得的。再说了,鲁若麟也没想从粮食上赚钱,为金州军供应充足的粮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见多了那些低买高卖、囤货期间的奸商们,这个政策得到了金州军上下的一致拥护。除了那些大粮商们,没有人希望将粮食买卖交到那些商人手里。

江南的那些大族们为什么那么嚣张,连朝廷都要让他们三分,他们最大的仪仗就是有钱并且有粮。要是他们联合起来断掉京师和江南的粮食供应,让大明帝国崩溃都不是一句空话。

不过大规模断粮是个核武器,没有人敢轻易使出来,否则很有可能两败俱伤。偶尔用断粮为手段威胁一下地方政府倒是常有的事,而且屡试不爽。

正是因为粮食供应渠道掌握在豪门大族手里,官府自己的粮仓又常年亏空,地方的官员们很难不受制于那些大族。否则一个罢市就可以激起民变,地方的官员就会被问责甚至下台。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官员们能够有什么作为,更多的是同流合污罢了。

可见将粮食供应渠道交到那些商人们手里会是多大的隐患。

卢象升对金州军的粮食政策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做对官府才是最有利的。可惜这个政策在大明根本行不通,那些大家族的势力太庞大了,没有人可以扛得住他们的打击。

“要是大家都去种菜,没有人种粮食,那岂不是很危险?”这个问题一直是大明朝廷控制菜户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影响粮食产量。

“官府并不禁止大家种菜,但是这菜也不是谁都可以种的。”村长得意的笑了笑。

“请指教。”卢象升为人刚直,不懂就是不懂,并不羞于下问。

“这菜离了田间地头,最好当天就能送到城里去,否则就不新鲜了。要是晚上几天送到城里去,这菜也就没有人要了,种菜的都要亏死了。即使有些比较耐储存的蔬菜,比如萝卜,也有一些远一点的村子种,但是卖相价格肯定比不过咱们村子。所以离济州城越远的村子,种菜的越少,因为赚不到钱。”村长怕卢象升这样的贵人不清楚农事,所以解释得比较详细。

这时卢象升才明白并不是谁都可以种菜的,特别是新鲜的叶子菜。

济州城的新鲜蔬菜主要由周边的村子供应,他们有这个便利条件。种菜比种粮食收入更多,不过也更辛苦一些,一年四季都在忙活,基本没有农歇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份辛苦,村民们都赚到了钱,生活条件比周围的村子更好一些,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一点从村民们的住房就可以看出来。

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摆脱了茅草屋,起码住上了砖瓦房。屋里的家具摆设看着簇新,明显置办没有多久。村子里起码一半的家庭有牛,由此可见村子的富裕。剩下的家庭不是买不起牛,而是因为牛的数量有限,根本不够卖,他们还在排队等候指标,或者等着买其他家庭的小牛犊。

村子里最大的建筑是村公所,由济州岛官府拨款建成,是坚固的石头水泥建筑。里面非常宽敞,房间也很多,功能也很多样。

里面即有土地庙,还有祭祀的祠堂。虽然大家不是同一个祖先,但是都可以在祠堂里祭祀自己的先人。

村公所还是村子里的学堂所在,白天有老师在这里教授孩子们读书。这里也是村子集体财产的保管地,常年储备着一些粮食物资。

村民们聚会娱乐、举办大型活动也都在村公所,可以说这里是村子里最重要的建筑。

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修建又大又结实的村公所,是因为紧急的时候这里还可以成为村民们的避难所,比如台风来临的时候。

济州岛的独特环境使得它经常会受到台风的侵害,运气不好的话,一年来几次台风也很正常。

这样的情况使得茅草屋根本无法抵御台风的侵袭,甚至是砖瓦房都不一定靠谱。只有用石头和水泥制成的房子才可以保证在台风中安然无恙。

只是石头水泥房子的建造成本太高,不是一般的百姓可以承受得起的,所以在台风来临的季节,大家到村公所避难成为了常态。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鲁若麟想要的,他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家庭都住上安全坚固的


状态提示:321.济州岛农村的特色产业(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