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明末凶兵>第644章 死亡主旋律
缝隙拖入阵中,这名可怜的斯拉夫士兵转眼间就被愤怒的晋北军士兵乱刀砍死。姜昆并不是粗犷之人,可是眼前的战争硬生生的将他变成了一个狂人,砍下一名斯拉夫士兵的脑袋,鲜血渗透手臂,用力丢向沙俄群,随后高举双臂,大声吼叫起来,“杀!杀....”

战争,从来都是没有人性的地方,人性在这里就是奢侈品,如果沙俄是一群嗜血的野兽,那晋北军就是一群草原上的饿狼,猛兽对决,不死不休。一时间许多晋北军士兵效仿姜昆,他们砍掉沙俄的胳膊或者腿,全部扔向了对面的沙俄群,在姜昆的带领下,这些年轻的晋北军士兵,露出了属于战场的残暴一面。沙俄士兵终于收起了小觑之心,这些看似文静软弱的东方人,更像是一群魔鬼的仆人。

后续的哥萨克骑兵终于扑了上来,那些堵在门口的沙俄士兵赶紧向两侧逃窜,而晋北军逮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宰杀了一阵。骑兵,是这个时代最凶猛的武器,尤其是在西伯利亚,骑兵纵横厮杀,更是无敌。但这里是冰雪城,城池之中,沙俄士兵的重骑冲锋又有多少优势呢?

晋北军步兵大阵对对抗骑兵颇有研究,他们堵住狭窄的门洞,盾牌双层叠在一起,大多数人都躲在勇敢的盾牌兵身后,长枪、钩镰枪对那些冲向大阵的战马发起毫不留情的杀伤。门洞位置,沙俄士兵阵型无法展开,也没法发挥骑兵的速度,钩镰枪就成了这群大胡子骑兵的噩梦。铁锤骑兵团纵横沙俄,难逢敌手,可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诡异的对手。哪怕面对早年间的波兰兵团,铁锤骑兵团也丝毫不落下风,因为波兰人用的是对冲方式,比的就是谁更锋利,可眼前的晋北军不一样,他们以守为主,诡异的钩镰枪神出鬼没,专对战马下手。

战马倒下,掉落马下的斯拉夫士兵立刻被后面伸出来的长枪刺出几个窟窿,许多人当场死亡,没有死的人也只能发出痛苦的哀嚎,沙俄士兵做梦也没想到,顺利夺取了城门,却在城内遭到了东方人的疯狂反击。不过沙俄士兵显然不想这样撤退,冰雪城实在太美丽了,每一个沙俄士兵都梦想着能拥有一个如此美丽的家园。

叶利钦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这些东方人的战斗方式与罗马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显然,这并不是撤退的理由。叶利钦打马向前,眼中透着一种高傲的神情,“命令勇士们跳进敌人阵中,把敌人搞乱了,骑兵再趁势冲击,总之,我们一定要拿下这座城池。”

叶利钦不仅仅被冰雪城的美丽吸引,更多的是从军事角度考虑,这一次远征叶尼塞河,并没有带太多辎重,而且看现在的天气,恐怕不久之后又是一场大雪来临了,如果没有城池用来休息,勇士们在大雪中会冻死多少人啊?一定要拿下眼前的城池,为了沙俄帝国未来的强大,为了梦中永不凋零的紫兰花。

柴多夫并不是一个军人,他本是苏格兰高地的一名贵族,后来因为国内祸乱,才逃到莫斯科的。随着铁锤骑兵团远征叶尼塞河,只是为了博取功绩,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波耶贵族行列中。可谁能想到,渡过叶尼塞河,一场大战,就面临如此困境,所以,柴多夫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安,生怕自己的小命会丢在这里。俄国的女人狂放不羁,柴多夫不想命运就此终结,因为还要好好享受下俄国的女人。

叶利钦的命令下达后,几名百夫长身先士卒,他们纵马向前,猛地跃入大阵之中,这些百夫长大多都是沙俄有名的勇士,身经百战不说,各个勇不可当。其中一人手持狼牙棒,左冲右突,晋北军士兵根本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整个大阵被搅乱,那些垂头丧气的哥萨克骑兵再次焕发出精神,借机重开了一条口子。缺少了盾牌掩护,那些长枪兵和钩镰枪士兵哪里是骑兵的对手,长街之上,沙俄士兵一吐恶气,瞬间就切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许多晋北军士兵来不及撤走,立刻倒在了地上,一名斯拉夫士兵挥舞铁钩,将一个晋北军士兵勾住,战马奔驰,拖着那名士兵在长街上滑行,他的背部早已经腐烂,在街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

沙俄士兵以暴力为喜好,听着沙俄士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姜昆气的睚眦欲裂,这些野蛮人,一定会付出代价的。叫来骆思空,看着那些纵横奔驰的沙俄士兵,他恶狠狠地说道,“放火,把街道围住,老子今天要把这群大胡子烧成烤猪,放火....放火....”

兴奋地沙俄士兵不知道此事危险正在降临,他们沿着正对城门的中心大街一路向北推进,晋北军士兵节节后退,看似撤退,实则紧张有序,抵达街道岔路口,准备好的第二道防线终于堵住了沙俄士兵的进攻。不等沙俄士兵重新组织起来,两侧突然飞出许多东西,尤其是木料最多,再加上烈酒洒过,一遇见火星立刻就着。

姜昆选的放火地段很讲究,两侧多是石墙,大火毁坏有限,相反碰到大火,街道上的沙俄士兵却很难迅速撤离。沙俄士兵崛起魄罗的海,几百年间经历过的战争不知凡几,但还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战场,双方对垒,不正面交锋,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这个年代的西方人作战讲究正面对抗,甚至讲究什么骑士精神,晋北军这种战斗方式,斯拉夫人显然适应不了。大火很快封锁了中心大街,斯拉夫人被搞得晕头转向的,几个倒霉的哥萨克骑兵收不住冲势,直接闯进了火海之中。火势一起来,沙俄士兵便


状态提示:第644章 死亡主旋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