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第一百八十五章人生

“小老二生于前隋开皇十六年,原本是河南人士,至于具体是那里,倒是记不住了,小时候家里遭了灾,四五岁就以乞讨为生,常年吃不饱饭,所以个头长得矮小。

不过时也命也,正因为我个头长得矮小,那些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什么大兵巨寇的人家都懒得和我计较,倒是让我好几次虎口逃生。

老天不会不给人一丝希望,到了本朝太祖年间,老朽的运道就来了,记得那是国朝初期,太祖他老人家刚入主长安,就在这条官道上有一辆粮车翻倒在地,我就去帮着搬粮食。

管事的见我手脚麻利,就带着我进了长安城,然后我就跟着运粮队跑了几个月,随后朝廷给我分了地,还分了个婆姨。”

老头说到这里,砸吧了一下嘴,脸上带着一丝缅怀,一丝庆幸,“当时我记得分婆姨的时候,大家都想要挑一个标致的,为此有些家伙还打了起来。

我就不,我就挑了个丑一点,可是个头壮实的,嘿嘿,个头壮实的婆姨能干活,能生娃呐,你们别看小老头我个头矮小,可我家几个娃娃都是大个子。

也就是那时候挑婆姨打架之后,后来朝廷就弄了盖头出来,现在昏礼才时新了盖头,有了盖头之后,大家挑婆姨就开始挑个头壮实的了。

所以,小老头才说我来了运道,如果一开始就有盖头,就凭小老头我这样的,想找个壮实婆姨,可抢不过人家。”

王正给帮忙倒了一杯清酒,小老头一饮而尽后,感叹道:“其实我没什么见识,小时候日子也过得有今天没明日的,之所以能住在这里都是运道使然。

当年这些地方可荒得很,大把的田地都没人种,现在却不行了,不说别人,我家就有六子二十一孙,曾孙都到了该分田地的年纪了,可哪里还有田地能分啊。

前年我大曾孙跟着三先生去了岭南,去年来信把老二到老十全给叫过去了,今年还亲自回来了一趟,把孙子辈的都带过去了大半。

听说那边地广人稀,粮食还能一年三熟,种一次雍菜,可以收割几年,只要不停施肥就行,随便圈块地就能养个百十头猪。

这边值钱的像什么香蕉、芒果之类的干果罐头的,在那边扔掉的都多的很,只要勤快做一年当这边做好几年了,那不怕是个福窝窝,就是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以后想看看他们,怕是难喽。”

王正笑了笑,又给倒了一杯清酒,小老头一饮而尽后,继续说道:“隔壁人家,有娃娃跟着二先生去西域的,那边路途遥远,可没南边方便,今年才有信回来。

虽说情况也不错,可和南边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还听说有人跟着大先生去北方,跟着四先生去东边的,总得来说都不如南边。

这人啊,还是得看运道,前些年眼看着子孙兴旺,可没地可分,这子孙注定日子会难熬了,我急在心里,却没有什么法子。

嘿,老天派了个大管事下来,长安城内的活儿渐渐的多了起来,当时我感觉吧,就算不种地,只要人勤快,总能把日子过下去。

大曾孙在城里晃荡的时候,有幸跟着三先生修习了一段时间,就认准了三先生,家里人当时还反对他去岭南来着,不过我没有反对。

树挪死,人挪活,家里面日子不好过了,就必须得走出去,留下来等死,出去就算找死,那不也还有一丝希望吗?

你们说,这是不是就是运道?”

说到这里,小老头一脸得意,王正又给他倒了一杯酒,笑道:“确实是运道,南边不但现在好一些,以后的发展也会很不错。”

“嘿嘿,那是肯定的。”

老头一脸乐呵,感叹道:“我现在也这个年纪了,现在天下平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辈子也没有了多少盼头,就想着曾孙们在岭南能开枝散叶喽。

哦,也希望大管事能长命百岁。

不对,人家都是大管事能活一百二十岁,一百岁太少了,应该祝大管事能长命两百岁才对。”

所有人都大笑。

李显笑着挑了挑眉,问道:“老人家为什么希望大管事长命百岁呢?”

老头砸吧了两下嘴,说道:“因为大管事不但本事儿大,还忠心啊,听说大管事回来的时候大礼参拜陛下、娘娘和几位皇子了,要是别人有大管事的本事儿,呵呵。

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图啥啊,不就是盼个平稳吗?

我以前听人感叹说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啊,现在咱家的狗子就比我年少时候吃得好,我年少时候要是有咱家狗子那份吃食,也不至于只有这点个头了。

只要大管事在,这天下不管怎么变化,她也乱不起来,小老头自然希望大管事能多活一些年了。”

远处由北而南来了一支不小的商队,一匹骏马抢先拐入小道疾驰而来,李四和牛老三站起身看向了王正这边,朱贵臣也慢慢转过了身去。

骏马直接来到桌前,马上骑士声如洪钟的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可供应一百人马的食水?”

小老头连忙起身答道:“麦面、豆子、开水这些简便的就有,如果尊客讲究,那就无能为力了。”

马上骑士点头道:“这些东西就行了,填点东西垫巴一下而已,想吃好东西,咱们不知道进城吗?动作快些,先把清水和豆子准备好,开水和煎饼可以稍慢些。”

“尊客放心,小老头明白。”

随后小老头对王正拱了拱手,笑道:“尊客慢用,小老头去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人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