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晋末多少事>第一一八四章 寿春新政又不同

刘牢之苦笑一声:

“这倒是······”

若是刘牢之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杜英,那么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杜英别有用心,想要蒙骗自己。

“置于相信还是不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少将军不妨有机会看一看,或者去这寿春城中看一看,余相信,这寿春城大概也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杜英笑道。

他伸手指了指那些忙碌的官吏们:

“若是寿春城仍旧还是之前那般,说明这些假货没有尽心尽力,少将军可以告诉我,余挨个的收拾他们。”

“这不必了······”刘牢之摆手。

来到寿春之后,他虽然没有进过城,但是道听途说还是有的。

自从关中官吏大规模入驻寿春之后,兴修水利、垦辟荒野、兴办学堂、建设工坊集市,关中新政有的,本地都有,并且和关中新政直接把大的世家势力排除在外,只是和小坞堡建立合作不同,寿春的官吏们一直在寻求和大世家之间的合作。

关中和本地世家共同投资工坊集市,招募流民,最后平分所得利益。

只要本地世家愿意拥护新政,愿意承认这些工坊和集市都为公家和自家共同所有,而非自家的私有财产,愿意承认工坊、集市之中的工人和伙计都是自由身,那么关中就愿意和他们合作。

而这,对于世家们来说,岂止是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巨大利好。

关中是什么,虽然不能说是财神爷——关中没钱,人尽皆知,看看那些走街串巷的关中商贾,再看看那些每日挽着袖子苦干的关中官吏,哪有富贵之人?

但是关中却是实打实的聚宝盆。

能够拿出来的商货,层出不穷,有令洛阳纸贵的,有能薄利多销的,方方面面,可以满足本地所有的需求。

和关中合作,就意味着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涌来。

而关中还不会干涉自家之前的利益以及田地,只需要世家们不会向关中新分配的田地伸手就可以了。

这样简单地要求,世家们自然不会反对。

毕竟两淮和江左不同,久经战乱后,地广人稀,面对那些荒地,本地世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要关中对于他们手中既有的土地没有觊觎之心,那么关中作为本地的管理者,想要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尤其是关中赚钱的时候都不忘带着他们,大家自然要在这种事上心照不宣的做出让步,甚至还得在江左那边提出质疑的时候坚定和关中站在一起。

正是因为关中新政在寿春铺开之后,本地世家、关中收拢的流民以及本地的商贾工匠等等,全都是获利者,所以关中的口碑自然也飞速上涨,刘牢之已经不只是一次听到有人夸赞关中新政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家人。

刘家作为本地有头有脸的将门世家,也参与到了寿春的建设之中,实际主持家务的几位叔叔,看书信中的语气,怕是已经笑不拢嘴了。

对此,刘牢之其实也能理解。

偌大的两淮,就像是一片荒地,关中只不过是在用新政的模式来带着所有人开发而已,不触动既有的利益,而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各个阶层都带来利益,谁不愿意参与到其中?

只不过可想而知,等到这片荒地重新被开发起来,大家的扩张范围都达到极致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到时候,关中可能就没有如今那么好相处了。

刘牢之虽然身在两淮,但是关中新政他还是研究过的。

现在两淮多的是流民,少的是对荒地和城池的开发建设,所以关中可以和世家和睦共处,而在关中当时刚刚推行新政的时候,关中有荒地不假,可是流民的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关中想要推行新政,就必须要从世家手底下抢人,避免世家把人全部都圈在自家地里。

归根结底,现在的关中不对两淮世家下手,一方面是因为两淮靠近江左,江左世家在寻求和关中合作的同时,当然也在时刻关注着关中对世家的态度,关中和两淮世家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甚至一起赚钱,到时候自然也能够和江左世家做到这一点。

这大概是对江左世家传递信号。

而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因为现在的两淮世家还有有用之处,他们在本地的声望和家底,让关中没必要和他们爆发正面冲突,引起内乱。

但早晚有卸磨杀驴的时候。

正是因为知道关中新政最终想要落实下来,世家是必然要被摧毁的,所以刘牢之一直都对关中新政保持着警惕。

因而杜英说的非常对,如果杜英一开始就表明其身份,那么刘牢之势必不可能听信他所说的任何一句话。

只可惜刘牢之大意了,而且他现在细细思索杜英之前在船上所勾勒出的宏伟事业,也已经无法按捺心中的向往之情。

杜英看向刘牢之,发现这个年轻人恍恍惚惚,也不知道想什么去了,索性也不管他。

从小就在世家的教育之下诞生的这一代年轻人,总还是要过几道坎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需要朱门之中的人,真的低到尘埃之中,才能体会到,目前的刘牢之,显然还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就没办法去体会。

至于寿春这边推行的新政,相比于关中,少了一些锐意,多了一些寻求合作的温良善意,也是杜英专门强调的。

世家制度虽然在阻碍社会的发展,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其


状态提示:第一一八四章 寿春新政又不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