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晋末多少事>第一百四十章 从我者多否?

“暂时还没有,不过桓征西的前锋已经被我们发现,双方应该不久之后就有交手。”吕婆楼回答,眉心萦绕着挥之不散的担忧。

这种不知道结果的消息,现在来看已经是为数不多能够给人一点儿期待的“好消息”了。

其余的消息,不外乎失败和僵持,显然对于现在的长安城来说,都不是好事。

苻坚依旧捧着书,颇有一种“就这样吧”的态度在。

“公子可有良策,能破今日之局?”吕婆楼来回踱步,他和苻坚亦师亦友,此时自然也不讲究什么上下级礼法。

苻坚此时方才放下书:“陛下可有良策?”

苻坚作为一个醉心于汉文化,曾经天天嚷嚷着要重用汉人的异类,显然并不能带给氐人贵族们足够的安全感。

鬼知道这家伙会不会为了实现自己这不切实际、直接损害氐人利益的幻想,直接跑去和桓温合作?

毕竟和桓温联手,的确就可以把苻坚的这些想法直接变成现实了。

所以别看大家似乎是遗忘了苻坚,实际上更是在提防着他。

而今不少宗室旁亲都已经被委以重任,负责长安内外巡防事宜,可是偏偏苻坚还是赋闲在家的架势,自然也有着一层因素在。

今日皇帝苻健召集群臣议定战略,苻坚不在召集人才之中,但是吕婆楼是在的,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氐人之中公认的聪明有谋之人,当初苻健和苻雄让吕婆楼去教导苻坚,也颇有几分期望吕婆楼能够将苻坚拉到“正轨”上来的意思。

只不过现在可能吕婆楼快要被苻坚拉的“脱轨”了。

而苻健等人显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早就已经被桓温搞得焦头烂额了,吕婆楼的想法是怎么样的,重要么?

另外苻健也召见吕婆楼,自然也有给苻坚提个醒的意思,陛下并没有忘了你,早日“改邪归正”,朝堂上也还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现在吕婆楼是刚刚从宫中返回,便急迫的赶来找苻坚。

苻坚可以断定,最终肯定是讨论出来了什么方案,毕竟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不管是上策还是下策,苻健都得做出判断并且安排下一步的计划了。

不然还打算一路拖到桓温兵临城下不成?

不过很明显,在吕婆楼的眼中,苻健想出来的这个计策,并非“良策”。

吕婆楼无奈的说道:“陛下打算坚壁清野,死守长安,坐等天下大势有所改变。”

苻坚不由得一笑,似乎对于这个答案早就有所预料。

“公子,这,这未免也太不靠谱了。”吕婆楼显然憋了一肚子的火和担忧,此时终于只剩下苻坚当面了,自然也终于忍不住吐槽,“固守待援倒也无错,但是我们摆明了没有援军,此时坚守长安,岂不是画地为牢?还不如率军向西撤退呢。”

“向西撤退,又当如何?”苻坚径直问道,“向西各处州府,可有能够为依凭,重整旗鼓的么?”

吕婆楼不由得皱眉。

从长安向西一路到天水,或者向西北到安定,沿着渭水等河流谷地,城池虽然有不少,但是多年战乱,多数年久失修,并且都非通都大邑,的确不是好的驻足地。

“更何况,桓温拿下长安之后,声势必然如日中天,到时候挥军向西,从我者多,还是从桓温者多?”苻坚又问了一个问题。

吕婆楼打了一个寒颤。

桓温现在的名望就已经足够大,试问天下豪杰,谁不知道桓征西之威名?此次桓温兴兵北上,来势汹汹,群雄更是纷纷观望。

一旦大家看到桓征西一路杀来、势如破竹,那么肯定就会兴起对桓征西的畏惧,并且也必然更倾向于蛰伏于桓温的旗帜下。

到时候一个被一路追着打,如同过街老鼠一样的秦国,又有什么资格再招纳周边贤才,让那些本来就在观望风向的坞堡们都能乖乖的向秦国靠拢?

恐怕那个时候,这些家伙不着急来落井下石就算不错的了吧?

其中就包括······吕婆楼不久前才见到的杜英。

吕婆楼并不觉得那个脸上带着和煦微笑、一副“你们家公子在盘算些什么,我全都知道”神情的年轻人,是个好人。

甚至看着他的笑容,吕婆楼都觉得那有点儿不现实,笑容背后,总给他一种危险的感觉。

那笑容与其说传达善意,倒不如说像是一个发现猎物之后、通过笑容让猎物放松警惕的猎人。

除了这些坞堡之外,甚至氐人还得担心他们的同伴——羌人。

这些年氐人也是稳稳压住羌人一头,氐人败退,难道羌人就会坐视这个好时机无动于衷么?

这可是取代氐人,重新成为西北一霸的好机会。

乱世之中,不要太相信你的队友的皆操,尤其是当你和他之间更多的是利益联系的时候。

看上去是死地的长安城,或许还有坚守一段时间的可能,但是出了长安城,群敌环伺,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死守长安,看上去是死局,但是当布局的人决心不够坚定的时候,这反而是死中求活之局。”苻坚叹息一声,看向窗外的目光分外深邃。

他所看的,正是宫城的方向。

陛下这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东南王谢世家不会允许桓温杀入长安上。

这恐怕是唯一可能活下去的机会。

假如自己在那个位置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应该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不,假如那个位置真的交给自己,那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章 从我者多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