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唐之刃>第174章回泾阳

好学没毛病,可天天追着人写诗就讨厌了,还乐此不疲。

王福畴、王福效、王福祚年纪都不大,最小的王福祚也就比武义大两个月,都继承了王家的优良传统,好读书。

王家在捧他,在帮他挣名声,王家子弟首当其冲,他们都以知道武义的事迹,尤其是诗作,令王家子弟羡慕不已。

“三个都去?”

“嗯,家主说应该出去历练一番,到时就在泾阳书院读书,这事就靠世兄了。”

“小事,小事。”武义笑了笑,去就去吧,就是有点烦人。

“武义,家主叫你去书房。”福畴笑眯眯的喊着,如今都比较熟悉,彼此都很随意。

“小胖子,东西准备好了吗?”

“武义,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叫胖子,要叫兄长。”

武义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无所谓到:“这样显得亲近,家主有什么事?”

福畴投降,叹了口气,“不知道。”

书房,古时标配,文人的起点,读书作画,吟诗作对,都是最好的场所,在武义看来,书房就是一种寄托,古人常说寄情于山水,不如说寄情于书房,这是对文人来说。而对于野心家、阴谋家,这里又是密谋的最好场所,古往今来有多少大事是在书房商定的。

“准备的怎么样了?”王度一副长者做派,悠然的喝着茶。

“差不多了,明日出发。”

“听说泾阳印书速度很快?”

“还可以”,什么意思?要印书?武义暗想。

“这六本书都是家兄所着,你帮我印个几十本,我打算送人。”

几十本还不够麻烦的,武义估计他是想传播,王通的大名,他这一个多月都快听出茧子了。

“多印些不好吗?”

“不麻烦?”王度满脸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一家人,说什么麻烦,您做的一切,晚辈都看在眼里,这些都是应该的,每本两千册如何?”

“哦,好孩子,你不会是哄我开心吧?”

武义躬身行礼,他可没那么无聊,“这么好的书,就应该传开,要不多可惜。”

王度起身大笑,来到他身边,不停的拍着肩膀以示鼓励,“交给你了。”

王通谥号文中子,后世更是把他列为“五子”之一,可以和老子、庄子平起平坐的人,他的书差不了。《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六部。

一切准备停当,翌日出发,浩浩荡荡几百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什么大人物,其实就是一个小县侯。

走走停停,日落而息,快马几天的路程,一行人走了半个月。

长安我武义又回来了。

没进长安,直接拐到泾阳,主要是风尘仆仆的,看谁也不礼貌,再说也没谁值得一看,除了那个快生产的女人。

回来就是好,一到泾阳,百姓欢迎,不是欢迎光临,是欢迎回家。

武义肆意的打着招呼,也不管认不认识,看见人就挥手,好像很熟一样。

侯府门前,夹道欢迎,她们都提前收到消息。

玉珠、柳如是在,这很正常,柴哲威居然也在。

玉珠:“看来这次玩的不错。”

武义笑了,给了姐姐一个拥抱,两个最熟悉的人。

“哲威,你怎么也在?”

“找你呗,正好赶上你回来,就过来看看,明日去宫里看看母亲?”

看着他愉悦的表情,就知道没什么大事,“姐姐最近怎么样?”

柴哲威摊摊手:“应该可以,我也不太清楚,我这也才回来。”

“各地怎么样?有没有饿死的情况?”

“我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要是还饿死人,那得多丢人?不过有些地方生活的确实不好。”

第一次听这个大少爷感慨,人确实需要磨练,有些事只有亲眼见过,才会刻骨铭心。

“慢慢会好的,姐姐快生了吧?”

柴哲威皱着眉,佯装埋怨:“你这个弟弟怎么当的,母亲白疼你了,还有一个半月。”

武义也不尴尬,搂着柴哲威,“这不忙吗,明日一起去?顺便看看太子。”

“不知道怎么说你好,还顺便?一看就没诚意,要是让太子知道,小心给你脸色看。”

李承乾的脸色?武义就没在乎过,能去看他,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不行就在“打一架”。

“聊完了没有啊?我都急死了。”

武义一听就笑了,这里也就武珝敢这么说话。

柴哲威也大笑起来,“聊完了,你来吧,”又向武义点点头,“我先回长安,明日见。”

武珝跑过来抓着哥哥的手:“下次出去玩带着我好不好?”

揉了揉她的头:“怎么了?家里不好玩?”

武珝抬头望天,略加思索后,“也不是,就是老学规矩很烦,尤其是嫂子,都敢打我屁股。”

哈哈哈,武义抓着她向后宅走去,“她也是为你好。”

“惠姨就不打人,还会讲故事,比嫂子好。”

家里的事,他都不知道,惠姨还兼职了一个“保姆”角色。

“都教你什么了?”

“礼仪呀,还有很多。”

武义就是随便一问,也没想那么复杂,学的确实多,尤其是察言观色,还有如何隐忍等等,这些都是后来知道的。

一到后宅,好家伙,所有人都围着王清洛,如果之前两人的婚约还有什么隐患,那么现在,已成定局。

最可笑就是她们要把后宅的事也交给她


状态提示:第174章回泾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