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朝小公爷>第43章振武营哗变

第43章 振武营哗变

待得高拱离去,徐鹏举这才问及徐邦宁刚才所言的用意。

“他高拱不过一礼部尚书,虽说与裕王走得近,但人人都看得出来他不过是徐阶手下的一枚棋子,如此讨好他,似乎没这必要吧?”

徐鹏举以为,裕王即位之后要想从徐阶手中获得真正的皇权,高拱这颗棋子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他觉得真正能帮到裕王的,乃是张居正。

闻声,徐邦宁当即对他淡淡一笑,而后摇了摇头。

“别看这高拱现在在徐阶和裕王两边夹着受气,这人精着呢,只要给他机会,他肯定爬得比徐阶还高。”

“而且现下咱们在京城中也没有比他更好的内应,暂且与他一党,没什么坏处。”

徐邦宁当然不会告诉徐鹏举日后高拱“背刺”徐阶之事,徐高张三人的首辅之争可谓大明王朝文官权力争夺的巅峰之战,那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古龙里的西门吹雪大战叶孤城。

能目睹这场权力争夺战,已经是莫大的幸运,而能参与其中,更是徐邦宁一开始想都没曾想过的。

此时高拱既有意拉拢,他徐邦宁岂能拒绝?

“那徐阶呢?”

“现在若是与高拱一党,日后势必与徐阶水火不容。”

徐鹏举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徐阶,而是徐邦瑞。

徐邦宁既然与高拱一党,徐邦瑞却是与徐阶一党,高拱要争夺内阁之权,徐邦宁必定与徐阶水火不容,到时候徐阶岂能任由徐邦宁嗣爵?

“刚刚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徐阶毕竟年迈,高拱张居正才是未来大明朝的文官领头羊,正如之前我们所言,裕王即位,张居正作为裕王心腹,必然会得到裕王的大力支持,徐阶就算是内阁首辅,只怕在张居正,高拱以及裕王的压力下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只要徐阶被他们劝退,徐邦瑞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怎么样?”

“难不成还能掀翻了裕王这艘大船?”

徐邦宁说着笑着,坐下来饮了一口清茶,端得滋味绝美。

坐在一旁一直听着的徐鹏举此时也闻声露出笑脸,按照而今朝中的局势,徐阶下台乃是板上钉钉之事,徐邦瑞即便有三头六臂,想必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一时间,父子俩相视一眼均是开怀大笑起来。

“不过,我可听说,你大哥自扬州转道又去了一趟新郑,也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半晌后,徐鹏举又提及一件事。

“还能是什么药,毒药呗。”

徐邦宁冷笑一声,不再多言。

今日高拱在魏国公府到底说了些什么,外面无人知晓,只是南京城里的纷纷猜测此次高拱奉旨南巡为的就是魏国公世子徐邦宁谋害清倌一事。

而这件事自然也顺理成章的传到了高拱耳中。

这一日,高拱正在中军大营调查振武营哗变之事,徐鹏举身为中军都督,自然难辞其咎。

“此事乃因军饷拖延所致,倒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徐鹏举道出实情,躬身致歉。

“军饷拖延?何故?”

高拱拱手,面带疑惑的看着他。

徐鹏举看了一眼身后的徐邦宁,正打算让徐邦宁来为他解释,谁知徐邦宁却是一个劲儿的使眼神,还往后退了两步。

见状,徐鹏举当即在心中暗骂白眼狼。

“是这样,历来兵部户部所拨军饷都是由内阁审批后直接运到顺天府,然后经由我下发至各营。”

“然而今年因为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大旱,军饷在运往顺天府的路上耽搁了些,所以振武营的将士们便以为是朝廷故意克扣军饷,便有了不满之心。”

“我朝军制,高大人想必也清楚,振武营非普通军户,不必耕种养军,所以振武营将士的口粮都指着下发的军饷,耽搁一日,这些将士便少吃一日的饭,换做是谁,只怕这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满。”

振武营乃当年徐达亲置,历代相传,在中军地位甚高。

所以他们不用闲时耕种养军,而且军饷较普通营兵高出不止一截,长久如此,自然心高气傲。

这也是此次振武营哗变的最大原因。

故此在徐鹏举看来,此次振武营哗变事实上本就是军制的缺陷所致,哪里是什么军饷拖延。

他之所以这么说,那自是因为军制乃成祖所定,历代皇帝虽有微笑变动,但总体规格却一直没有改变。

皇帝都没敢改动的事,他一个魏国公能说点啥?自然将责任归咎到军饷拖延上面了。

“现在军饷发下去了么?”

高拱继续问到。

“还没有。”

徐鹏举摇了摇头。

“没有?这又是何故?”

高拱甚为不解的看着他。

“高大人,这件事晚生知道。”

这时候徐邦宁才慢条斯理的从一旁走了上来。

“是我建议父亲暂时不要下发军饷的。”

这件事在高拱从京城启程前来南京前,徐邦宁就已经做了,高拱在路上消息不通自然是不知的。

而且这件事本来也只由徐鹏举负责,王少聪自然也是不知。

“为何?”

高拱好似有些怒气。

如果说军饷在山东河南等地被耽搁,那还可以说是拖延。

可而今军饷已经到了南京府,徐鹏举却故意不发,岂非克扣?

“大人误会了。”

“晚生并非故意克扣振武营军饷。”

“在晚生看来,振武营哗变最大原因


状态提示:第43章振武营哗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