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虽死,凉州余部实力甚强,王允便叫吕布前去征剿。
吕布却因新得貂蝉,夜夜温存,不肯随意离开,就派遣李肃去搜捕驻扎在陕县的董卓女婿牛辅。不料牛辅余勇可贾,将李肃打得大败逃回。
吕布大怒,责骂道:
“当初董卓骂你败军之将,我为你辩护,差点命丧他手,谁知你真是个常败将军!如此废物,损我军威,留你何用?”就命手下拉出去斩首。
李肃慌忙哀求饶命,吕布鄙视一眼不加理睬。
李肃心一横,也骂道:
“你这个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小人,今天过河拆桥杀了我,将来也必定不得好死!”
吕布暴怒,干脆拔出剑来,一剑将李肃亲手刺死。
吕布再无别人可派,无可奈何,只好准备亲自出阵。牛辅听得消息,心下恐惧,自忖不敌,兵将也都惊慌不安,逃走不少。
牛辅怕军队叛变受害,便携珠宝细软带亲随十余人,乘夜偷跑出城。不料亲信头目胡赤儿贪图钱财,半路刺杀了牛辅,将其首级送到长安,将珠宝暗地据为己有。
三校尉李催、郭氾、张济等人率军劫掠在外,闻听京城消息,十分惊恐,对王允恨之入骨。竟将军中的王允、吕布同乡,几百个并州人包括他们的家属通通杀死,以泄私愤。
后来又听说,东线的徐荣、胡轸等将,都投降了,吕布俱已收纳。心里又犹豫了,后悔起来。摸不清朝廷将要如何处置他们,人人自危。便派出长史某去长安,请求赦免。
使者回来报告:王允说,只杀罪魁祸首董卓,胁从者不问。
李傕问道:
“那么朝廷发了大赦的明诏没有?”
”没有啊。凡事都由王司徒一言而定,我看百官都有些忌惮他的。”
使者看三个将军焦急的模样,又道:
“我听说蔡邕为太师悼念,只叹息了一声,就被王允杀了。许多大臣都劝也没有用。”
张济忧道:
“蔡邕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才,士人领袖,只是叹了一声气,就被杀了,何况我等是董太师的心腹大将?必定不在赦免之列!这便如何是好?在这里等死还是早做打算,各自逃回家乡去吧。”
李傕忧道:
“不可回家,我们杀了并州军兵,王允、吕布必定也要杀我们凉州人泄愤!回去不是找死吗?……”
正在众言纷纭之际,座中一人站起身来,沉着地说道:
“照诸君所言,我等死期到了!倘若大家分散逃亡,王允只要发令各州郡海捕,仅仅一名亭长,就能抓住我们!……
“不如领军进攻长安,置之死地而后生。俗话说一人拼命万夫莫敌,何况我们有数万兵马?若能抓住王允,奉天子而控天下!倘事不成,再逃也来得及。”
李催抚掌赞道:
“文和真是好主意!令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等绝处逢生了!”
众人也脸现喜色,纷纷叫好。
原来此人姓贾,名诩,甘肃武威人,素有谋略,被人称誉有(张)良(陈)平之奇。现任讨虏校尉。他虽职为武将,其人之能在谋而不在勇。
李傕等于是整顿军马,西进长安。沿途又遇到董卓旧将樊稠、李蒙、王方等人,随即招募裹胁了不少青壮年农民入伍,一路西去,竟收聚了十余万众,声势极为浩大。
王允知叛军逼近长安,急召百官商议。
士孙瑞毫不客气的说:
“司徒公杀蔡伯喈,不安抚凉州军兵,两件事做得失策。当今之世,士人与悍兵,不可得罪呀!如今敌众我寡,只好向各州郡求助了。”
王允白了他一眼,语显不快:“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吕布摇手道:
“两公不必争执。有我吕布在,何虞这些凉州毛贼?况且新附降将徐荣、胡轸,以前都是董卓手下猛将,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可先派两人去征讨叛军,再作计较。”
王允同意了。
徐荣、胡轸领两万余军兵,迎击凉州军。进至新丰(临潼东),正逢李、郭大军漫山遍野而来,胡轸心怯,便生退意,徐荣让他带一半兵,迂回攻击敌军左翼,自己正面攻击。
李催正要出马与徐荣对阵,贾诩劝阻道:
“将军不必与之竞匹夫之勇,须一鼓作气,杀败来军,然后兵贵神速,直接进攻长安为上。”
李傕深以为然,便招呼一声,与郭氾、樊稠等将一拥而上,刀斧枪矛齐下,徐荣手忙脚乱,招架不住,想拨马逃走,却因敌军太多,难脱重围,竟死在旧日友军手里!
胡轸胆寒,哪里还敢抵抗,下马磕头求饶,遂再次做了降将。
吕布闻报,又惊又怒,但仍不将叛军放在心上,亲自领军出城。
正迎着李傕一军,吕布不等他立阵,挺戟跃马,挥军直冲过去。李傕勉强搪了几合,实在抵挡不住,败退数里。
吕布掠杀一阵回城,对王允说道:
“这班鼠辈,不堪一击!明日我定捉几个为首的贼来,让司徒公出出气。”
李傕在城外山下扎了营,请郭氾等来商议。
贾诩道:“吕布恃勇,不屑用计,只需如此如此,就能胜他……”
众人信服,便依计而行。
第二天,吕布领兵来到山下,李倠早已排开阵势等待,高喊道:
“吕布匹夫,忘恩负义之徒!董相国昨日托梦给我,叫我为他报仇,今天你的死期到了!”
吕布气冲斗牛,催马直奔李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