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迷茫的时候,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要怎样活着?
这篇便是我给自己的一个答案,一个未来的方向。
上面的问题,我曾问过很多人,有不屑一顾的、有论柴米油盐、有说理想抱负的,但更多的是并不知道的,事实上,到底谁清楚上面问题的答案?上面的问题真的有答案吗?
我觉得人的一辈子和一幅画很像:
九天之上,有一条河,那是一条色彩斑斓的时间之河,时间之河没有根源,也没有尽头,它由西向东,浩浩荡荡。
而时间之河中生满了无数生灵,河水一直向东流,而河中生灵却毫无感觉,对他们而言,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静止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时间的一部分。
每个生灵都想在这个世界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有的着色深,有的着色浅,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下。
可遗憾的是,这些痕迹就像彷佛是沙中印记,随着时间之河的奔流不息,一切的一切将不断的更换,所有的痕迹都会被磨平,重新刻画。
无论是耶稣、孔子,还是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那这一切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答案是有,因为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追赶那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证明我还曾经活过,证明我曾经是时间的一部分。
而这个证明的过程取决于充实,什么叫充实?充实就是占有,就是我想要,名利、情感、以及精神与物质之上的超脱。
孔子耶稣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信再长长不过人类史?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只是历史上的一朵浪花?我觉得他们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是有预感的,毕竟世间没有永恒,那又是什么来支撑他们做这些在无数年之后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因为他们是人,他们还活着,而人的本性是唯私的,所以他们会源源不断从我的角度产生充实的需求,就像鱼儿喝水,人吸空气一样。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人为什么会思考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人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都是有引子的,这些引子又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有迷茫的时候、有空虚的时候、有寂寞的时候、有伤心的时候、有失败的时候、有无可奈看的时候。。。而诸如此类的境况便是引子。这些引子的产生就是人本身的充实需求不满足导致的。
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在他的思维里面有一个东西叫做底线,所有人的需求不满足时,就会降低需求,只要不触碰底线就行。而每个人的底线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每个人遇事不通反应的原因。
关于底线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底线从整体分布上来讲他是符合正太分布的,但在具体的一个时刻,他又表现出概率性,他是随机的。
再转到正题,充实需求不满足,去思考(这个思考是指为了满足需求而进行的思考),之后又会踏入追寻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去,再次产生需求不满足,再去思考,这个过程是个假的闭环,但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之所以说它是假的闭环,因为它有天敌,那便是死亡(本文认为没有思维能力即为死亡)。
上面这些也就是我认为的人生的意义所在。
我时常在想,王阳明遇到这样的事情时(需求不满足的时候)会怎么做?难道他要格一辈子竹子吗?
其实你会发现每个伟人都走了一条路—探索。
哲学家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思,实践家更多的将重点放在行,而圣人便是思行合一。而在思与行的过程中暗含了一层,那便是知与不知,思后方知,知后方行,行中现不知,不知方思。
而我觉得思与行可以被一个字概括,那便是学。
学既包含了思的过程,又包含了行的实践。
例如你的一个需求是提升自我艺术水平,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我们可以去学钢琴,学吉他,学古典音乐等等等等。
例如你的一个需求是追女生,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我们可以去学如何交流,学习如何装扮,学习如何提升自我吸引力等等。
所以我将整个满足需求的过程叫做学,也就是上面的探索之意。
而在学之前要确认需求,你到底要学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个并不是问题?有人喜欢钱,那就去学如何赚钱,有人家庭不和,那就去学如何缓解家庭矛盾,有人没有女朋友,那就去学习如何追女生等等等等。
很多人看完之后,可能会觉得说了和没说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是有的,劝学劝学,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点去学,你会发现你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是uwn的区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所有,可以归于此句。
荒诞也罢,可笑也好,他人眼里的你并不是你,你只会你,一个天性唯私之人,我生则天地存,我灭则万物亡,所以尽情的去学吧,去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