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抢救大明朝>第168章接见唐使唐鲁之争

中军大帐内,赵信端坐帅位,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对营门守卫吩咐道:“带他进来吧!”

按照鲁王给赵信封的爵位,赵信现在是吴国公,当然不用去迎接一个七品的兵科给事中。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刘忠藻进了萧山行营,前往中军大帐的过程中赫然发现,行营内并没有多少兵马,倒是各类物资堆积如山。

进入中军大帐后,刘忠藻躬身向赵信行礼道:“下官刘忠藻拜见吴国公!”

刘忠藻肩负唐王交给他的重任,有些事情必须要当机立断,唐王封郑芝龙为平虏侯,比赵信这个吴国公的爵位可是要低上一等,但现在刘忠藻如果不认赵信吴国公的爵位,怕是连说第二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赵信见刘忠藻颇为识时务,一边示意他落座,一边笑问道:“刘先生北上不容易吧?”

“山路虽然艰险,但下官如果知道吴国公做的大事,早就前来萧山追随了!”刘忠藻顾不得脸皮恭维一句,然后转到正事上:“按照日子算,唐王两天后在福州登基为帝,两广、两湖、江西等地均已上表臣服,唐王不知吴国公在浙东大展神威,否则封赏早就送到萧山行营了。”

刘忠藻先把福州的形势说明白,即唐王登基已是板上钉钉,以此来试探赵信的态度。

赵信并不答话,只是自顾自地把玩手中的茶杯。

刘忠藻见赵信十分沉得住气,心中不由一急,索性把事情挑明:“吴国公,一山不容二虎,一朝不容二主,如今抵御清虏为国之大计,鲁王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固然值得世人敬仰,但是”

赵信不等刘忠藻把话说完,便出声打断道:“刘先生,本官不过是一介武夫,只因麾下有些血性汉子不愿剃发投降,才带着他们誓死抗清,如今,宁绍军在杭州城苦苦支撑,鲁王在浙东监国,对本官以及本官的宁绍军助力很大!”

刘忠藻闻言,脸色立马变得有些不好看,不过,他口中仍是喃喃应道:“正是,正是!”

赵信将刘忠藻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话锋一转道:“如今江南战局紧张,本官只知道为大明而战,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宁波府城有几位内阁大学士,原本就没有本官说话的地方。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吴国公过谦了!”刘忠藻愈发摸不清赵信的真实想法。

“前天本官收到急报,松江府、苏州府那边有多处义军举事,本官正准备前往崇明岛察看那边的局势,只希望本官走后浙东不要出乱子。”赵信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唐王和鲁王之争,赵信现在决不能随意表态。

唐王虽然有先继位的优势,但浙东也已经拥戴鲁王,在钱肃乐、孙嘉绩、张国维、朱大典、张名振、方国安等人态度不明的情况下,赵信的处置一旦出错,极易引发乱子。

浙东几个府县苦苦支持宁绍军守御杭州城,甚至有士绅捐出半数家产,这些正给予赵信实际支持的人方才是赵信的根基。

再者,刘忠藻让赵信弃鲁王迎唐王,不能只靠一张嘴,赵信现在需要人帮忙分担压力,需要人为他提供粮饷,唐王得了江西、两湖、两广等地的支持,要拉拢赵信,总该有点表示才行。

刘忠藻能从赵信口中得知他即将前往崇明岛的消息,这已经让刘忠藻很满意了:“下官明白该怎么做了!”

来之前,刘忠藻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赵信可能不见他,可能驱逐他出浙东,可能表态坚定支持鲁王。

但现在看来,赵信的态度似乎

刘忠藻自以为探清了赵信的态度,心情不错的他不那么急了,在萧山行营住了一天,第二天吃过早饭才动身前往宁波府城。

只不过,刘忠藻不知道的是,赵信的奏折早已送到了鲁王的案头。

鲁王得知唐王使者在萧山行营待了一天,立刻紧张得不得了,这一刻的他突然觉得酒不好喝了,肉不好吃了,连歌舞也不好看了,鲁王甚至恨不得立刻下诏请赵信来面谈。

因为这个缘故,鲁王这次没有将赵信的奏折直接甩给内阁,而是破天荒地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将张国维、宋之普、朱大典、方逢元等内阁成员招来商议。

等张国维、宋之普、朱大典、方逢元四人到齐,鲁王把奏折交给他们四人传阅,然后问道:“诸位阁老,吴国公请命前往崇明岛开辟新的战场,你们说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张国维作为浙东所有兵马的督师,先进言道:“殿下,吴国公竟然做出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松江府、苏州府如今有人起兵,如果吴国公能加以利用,也可起着牵制清虏的作用。”

张国维其实并不擅长军务,当年陈新甲获罪被处置后,崇祯皇帝乱点鸳鸯谱,把他放在兵部尚书的位子上,世人是以觉得他在军务方面应该有些本事。

鲁王见‘懂军务’的张国维如此表态,心中信了七分,不过,他还是问向了宋之普、朱大典、方逢元三人:“张阁老觉得孤该同意吴国公的提议,你们对此又是如何臣垂头看着脚前的地面,齐齐回道:“臣等附议!”

鲁王点点头,再次发问:“那吴国公请封原吴松总兵王之仁这事呢?”

几个阁臣相互对视一眼,又是齐齐回道:“王之仁不但对朝廷仍怀忠义之心,还协助宁绍军对付叛将李成栋,算是立下不小的功勋,自然该封赏一番。”

鲁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很快又是问道


状态提示:第168章接见唐使唐鲁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