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抢救大明朝>第236章隆武帝不满马士英求见

隆武帝望了望眼观鼻鼻观心的众阁臣,单刀直入道:“各位都听说了江南总督近日要开考取士吗?”

赵信已经封王,隆武帝只称呼他为江南总督,已经透露了隆武帝心中真实的想法。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吏部尚书张肯堂听出皇帝的口风,启奏到:“陛下,江南总督开府能收幕僚,但公然开考取士,这不合规矩。”

隆武帝露出满意的神态,接着话茬道:“江南总督此举也是为了安抚江南的民心,说起来这倒是朕的失误了,重归南京后,各地百废待兴,朝廷本就该破格取士,重开科举的。”

“但此事该由朝廷主导,因为朝廷比江南总督府,更能安定民心。”

“朕看了江南总督的告示,深受启发,准备借江南总督的这个机会开科。”

隆武帝说到这里,便不再说话,他在等有人主动请缨,不过,阁臣们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居然没人开口说话。

隆武帝渐渐有些不耐烦,也突然有些想念黄道周,黄道周有的时候确实不可理喻,但在维护朝廷正统上从来没有走过歪路,眼前这些人都是各怀心思,不愿开罪如日中天的赵信。

隆武帝的语气变得严肃,接着说道:“开科之事,决不能让江南总督府先行,江南总督即使想召幕僚,也要放在朝廷的科考之后。”

这件事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简单,在普天下的士子看来,没有比开科取士还重要的事情,如果朝廷在这件事情上被江南总督府抢在前头,只怕会有更多的士子靠向赵信。

也就在这时候,马士英挺身而出:“陛下,微臣愿意前去和定海王协商,让江南总督府先让半步。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如此最好,此事没有商议的余地,你见到定海王时,一定要把朕的意思带到!”隆武帝也颇感意外。

隆武帝在浙东选马士英和朱大典入阁,是因为这两人对鲁王都算不上忠心,马士英在弘光朝让江南士子怨声载道,重新入阁后,可谓是极其低调。

隆武帝知道马士英与赵信、方国安的关系都不错,但他也知道马士英与赵信并没有深层次的交情。

左良玉清君侧时,弘光朝对盘踞在宁绍的赵信防范严密,赵信的老师是东林党的卢象升,与复社陈子龙等人的关系密切,而马士英是公认的阉党。

马士英望了隆武帝一眼,恭维道:“陛下英明神武,定海王应该会明白陛下的苦心!”

隆武帝心中欢喜,但脸上却没多少表情:“此事没有商议的余地,你见到定海王时,一定要把朕的意思带到!”

隆武帝冷着脸表示了自己强硬的态度,有些事情可以让步,有些事情一旦退缩将成弥天大祸,如果赵信不答应,他宁愿两败俱伤,也要强行下旨终止此事。

因为开科取士是国家的根本。

冬意渐浓。

从年初征战到年底,满清和南明都需要时间来休整,多尔衮没有做好南渡的准备,又不敢把所有的兵马集中在扬州府,便命岳托率败军回京师休整。

因为江南之变,北面的蒙古和西面的山西都不安稳,必须要在北京城驻军威慑。

这时候,两湖替代了江南,成为第二处战场。

信使两日一报,把两湖的战报送到江南,何腾蛟和堵胤锡督近三十万大军发动了两湖会战,与江南不同的是,满清由攻城变成了守城。

何腾蛟顺流而下攻武昌,堵胤锡围攻荆州。

赵信关注那里,但并不怎么上心,何腾蛟是隆武帝的亲信,就算他想,朝廷也不会给他兵进两湖的机会,何况他现在根本没那么大的胃口。

一张弓弦拉的太紧会有断裂的风险,唯有松弛有度才能长久,义军在江南作战时,有守土抗剃发的激情,要想在江南之外作战,还需细细打磨。

十二月底,马士英赶到杭州。

各地前来缴粮的船只堵塞了运河水路,马士英在离杭州十几里路的地方上岸,走陆路前行。

一路看运河里的场景,马士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身为户部尚书,却收不到一两银子。

隆武帝让马士英担任这个户部尚书另有居心,但他岂是被别人当做枪使的傻子,若论玩弄朝政,那几个阁臣加起来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浙江巡抚陈子龙在水路接了个空,直到马士英到了杭州城外三里才知晓,立即前来迎接。

两人一路进城,马士英说明来意,暗中向陈子龙打听消息,他以为赵信现在绝不会冒着与隆武帝闹翻的危险,所以才主动请了这个命令。

有些事情看似很复杂,只有看透形势的人才知道,那就是送上手的功劳。

陈子龙很谨慎地回道:“此事实际上是江南总督府的方以智主管,我只是挂了个名,定海王不在杭州城,近些天搬到西湖那边的宅子住了,马阁老明天可以亲自去拜见询问。”

马士英点点头,然后问道:“陈巡抚,这事你怎么看?”

陈子龙弓着眉头走了十几步,才回道:“朝廷开科取士是大事,与江南总督府找幕僚不是水火不容。”

马士英试探着问道:“定海王愿意把此事放在科考之后吗?”

陈子龙摇摇头头,不再多说,他与赵信的关系太过亲密,有些话不好直说,无论对赵信支持还是反对,都会对才安稳的江南产生巨大的影响。

至少,在解除满清的威胁之前,江南总督府的地位不可动摇,但赵信近日的作为


状态提示:第236章隆武帝不满马士英求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