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铁马秋风烈>第135章好彩头

“大帅回来啦!”

“大帅!”

七月下旬,阔别军营三个多月的岳飞回到了襄阳大营。主帅回归,岳家军上下一片激奋,士气有了莫大的提振。

“大帅清减了。”薛弼握着岳飞的手,宽慰道:“大帅节哀顺变,要保重身体。”

姚氏病故后,岳飞的目疾重新发作,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这段时间薛先生辛苦了。”

自从薛弼留在岳飞身边当参谋官后,他一直很受岳飞的器重,此次岳飞离职守孝就是由薛弼提举军中一行事务。

“大帅客气了,薛某都是做分内的事,何来辛苦。”

“大家都坐吧,坐下说。”岳飞朝众人摆了摆手,“现在襄汉一带情势如何?刘豫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大帅,淮西襄汉一带这几个月还算平静,四月初,刘豫攻占唐州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倒是张相公措置北伐,我朝人马调动变化较大。刘光世军从太平州移驻庐州,张俊从建康移驻盱眙,连杨沂中军也到了江淮前线,看来此次朝廷北伐的决心很大,各处都在积聚粮草厉兵秣马。”

薛弼将这段时间来的情况,简要地跟岳飞汇报了一下。

“我军情况如何?”

“这数月赖诸位将军协力,全军上下操练不懈,将士振奋,都等着大帅回来,领着大家收复河山。”

岳飞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是万事俱备,军中积聚如何?”

“军中积聚尚可,但若要出兵,粮草恐有不济,属下以为待秋收之后再出兵为妥。”

“今年军屯和营田大概有多少粮食可收?”

“有十万余石,可供大军一月之用。”

“嗯。”

粮草始终是个大问题,襄汉淮西一带常年打战,不是盗贼就是金贼,民生极为凋敝,筹措粮草十分困难。

今年初,赵构下令各宣抚司营田,岳飞还是比较早开始实行军屯和营田的,收入的粮食也能一定程度上补济军用,但是营田的规模有限,主要还是靠朝廷拨付或当地采买。

朝廷拨付的粮草主要是东南所产,因为路途遥远,转运是一个大问题,而当地百姓又没有多少余粮可供军需,所以粮食补给问题一直没办法根本解决。

“此次北伐事关重大,我军独捍襄汉,为国前冲,此战不知大家有何高见。”

“大帅,”中军统制王贵道:“京西南北路在京畿路和永兴军路之间,金人在关陕驻有重兵,末将以为我军应先切断永兴军路和京畿路的联系,防止关陕重兵驰援。”

张宪补充道:“京西北路最重要的莫过于颖昌府,颖昌离东京、郑州、西京都只有二、三百里,所以此战颖昌志在必得。”

“大帅,”新归附的河北太行忠义社首领梁兴道:“今河北仍有民兵数十万,我军复京西北路后,即可与太行忠义社相呼应收复河北。”

……

对诸将的分析和建议,岳飞听得频频点头,看来他离职的这段时间众人没少下功夫。

其实岳飞早在收复襄阳六郡时,对北伐就有了初步的战略构想。

襄汉的位置非常特殊,不仅是川蜀和两湖的连接部,又是处于整条宋金战线的中部,离中原腹地和关陕只有五六百里之遥,经略好襄汉,对于岳飞规复中原的大计至关重要。

八月初三,岳飞正式出兵北伐。

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另一路王贵、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进军,直指永兴军。

牛皋早就憋了一股劲,此次出征,岳飞委以重任让他独挡一路,怎不精神抖擞。而且牛皋早年在镇汝军的鲁山县与金兵作战多时,对于当地的地理形势再熟悉不过,岳飞也是知人善任。

伪齐知镇汝军叫薛亨,素号骁勇,有“万人敌”之称,曾对手下夸下海口,说是岳飞人马敢来进犯,定叫他有来无回。

没想到薛亨是个绣花枕头,一接战就被牛哥打得像死狗一样活捉了去,镇汝军一战而下。

攻克镇汝军后,牛皋按岳飞的部署,乘胜再克颖昌府,顺利地拿下了京西北路重镇,为北伐建立了首功。

八月初九,赵构下诏沿江各帅司,正式决定御驾亲征。

令代理殿前司解潜等率领禁军精锐扈从亲征,主管步军司边顺留兵镇守临安,临安知府梁汝嘉为巡幸随军都转运使。任命秦桧为醴泉观使兼侍读、行宫留守,孟庾提举为万寿观兼侍读、同行宫留守。

秦桧、孟庾暂且参决尚书省、枢密院事务,秦桧终于东山再起。

八月十三,杨再兴大败伪齐张宣赞人马,收复西京长水县,直至洛阳西南的福昌。

八月十四,王贵一路军马攻克卢氏县。之后西取虢略,东下伊阳,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

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等五县,席卷了商州全境。

而岳飞则与伪齐李成、孔彦舟连战至蔡州,攻克州城,伪齐守刘永寿率城投降。

……

天竺,在灵隐寺南,灵隐、天竺诸峰,总称武林山,据《灵山志》称:“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后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称“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

天竺三寺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为中国东南名刹。三寺深藏林间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壮丽,景色清幽,高僧辈出。《武林


状态提示:第135章好彩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