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铁马秋风烈>第24章都是潮水惹的祸

日中见黑子,乍三乍五,臣废其主。——《日中乌见-隋书·志·卷十五》

三月己卯朔(三月初一),日中有黑子,大凶。

黄潜善、汪伯彦被罢后,朱胜非、王渊等护驾功臣得到了重用。

三月初二,赵构下令任命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御营都统制王渊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为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江宁府知府,就连当时随赵构一同逃命的太监都上了天。

杭州乃东南形胜,除了一个集万千灵秀于一身的西子湖,还有一个名震天下的自然景观——钱塘潮。

钱塘潮作为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浙江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潮”。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钱塘江大潮潮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大,而且农历的每个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潮,一年中有120天可以观潮。

不过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壮观的钱塘潮居然引发了一场血案和祸事。

故事,哦不,事故是这样的。

这还得从扬州败退时说起。

当时王渊是禁军都指挥使,主管朝廷的船队。这个王渊脑子不能不说不活络,扬州败退时,他调动朝廷的十几只大船,运送自家的财物一溜烟跑到了杭州,也难怪这个老货这么强烈推荐赵构到杭州逃命,原来已经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王渊挪用官船运私货,结果使得当时许多部队滞留江北,没法及时渡过长江。

当时奉国军节度使都巡检使刘光世没能及时赶上赵构护驾,怕赵构降罪于他,于是在赵构面前哭诉,告了王渊一状,说王渊故意不让他数万兵马渡江。

被刘光世告了一状,王渊非常怕赵构降罪,就把这个黑锅扣在了江北都巡检皇甫佐的头上,还“一怒之下”把皇甫佐给砍了。然后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皇甫佐已经掉了的头上,说是皇甫佐背着自己干的,他一点都不知情。

皇甫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替死鬼,反正死无对证,最后赵构也是息事宁人,不了了之。

不过王渊卑劣的所作所为令禁军将士大失所望,人设崩塌,这也为他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王渊因为有护驾之功,假公济私的问题没有被追究,反而得以高升,被赵构任命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成为军队的杠把子。结果赵构这项任命引起了一些将领的不忿和怨言,特别是禁军统制苗傅和刘正彦。

三月初四这一天,春和景明、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是踏春的好时节。逃来杭州大半个月,局势稍稍安定,有些人就开始耐不住寂寞了。

康履因为护驾有功,一跃成为赵构心腹太监,仗着皇帝的宠信,康履膨胀了,而且膨胀的很厉害,平时根本不把禁军这些丘八放在眼里,管你是统制啊还是指挥使,都得看咱家颜色,专恣用事,肆作威福,凌忽诸将。

城内窝了大半月,康履觉得没啥劲,趁着这日不当值,要出去耍子。

找啥耍子呢,西湖里游个船?晕船。

瓦市里看大戏?早就腻味了。

酒馆里买醉?太监也没啥失恋故事。

要不什么红楼啊怡红院之类的找个妹子聊聊人生?太监又功能不全。

结果底下的小太监说这几日刚好有钱江潮水可以一观,康履立马来了兴致,毕竟长这么大了他还真没见过海潮,何况钱塘潮名气又那么大。

好吧,今日就去看潮水,虽然不是中秋大潮,还是值得一去的。而且看潮的地方也不远,出了大内往南两里就是江边。杭州城最南边的嘉会门外有个三郎庙,就是一个观潮的好去处。

听说当红流量小生康公公要去观潮,底下的小太监都忙活开了,在杭州府差了一些衙役,又找当地里正派了些人丁在江边搭起了棚子,拉起了帷帐,清避了闲杂人等。

这厢准备停当,康履在蓝珪一干人等的左右簇拥下,一路闲看风花来到三郎庙观潮。

说来也巧,那日中午,苗傅和刘正彦二人刚好在嘉会门边侍班阁,一大早就见有人在江边忙着搭棚子起帷帐,以为是宫中某贵人要出宫作耍子,没想到是为康履这些太监来观潮而准备的。

“这些阉贼。”

苗傅站在阁楼上,远远地看到康履一伙前呼后拥,不由愤愤地骂道:“害得天子颠沛,百姓流离,还敢如此肆意妄为。”

“哼。”刘正彦咬牙切齿道:“这些狗贼,仗着天子宠信,恣意骄横,真是该死!”

“这些狗贼,跟着天子逃命,倒成了护驾功臣,鸡犬升天,连朝中的大人们都得巴结这些阉贼。”

“苗兄,你听说了吗,王渊这老货得任签书枢密院事,据说是这个康履在陛下面前使了力。”

“唉,何其不公啊!”

苗傅叹道:“专事逢迎而幸进,有过无功而得显职。陛下在藩邸建元帅府时,我便跟随陛下,也算是从龙老臣,我等将门之后,如今却是要看这些鸟人脸色,受他们的鸟气!”

苗傅的一番话正是


状态提示:第24章都是潮水惹的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