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对敌,这名舰长或许有着高超的指挥能力与敌重创。
但是他面对的是天灾,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陷阱,所以,狼狈只是最小的代价。
盖亚也在不停的计算着这条舰的动态,屏幕上不断的闪现着它的逃生几率。
海面波诡云谲一片黯淡,然而海下的潜艇里,马宁却安安静静的坐着,品尝着他的自热小火锅。
只有在那个逃生几率跌破百分之五十的时候,他才会皱皱眉头。
不过大多数的时间,他还是像玩游戏那样,对着显示屏上的模拟动态图像品头论足。
时不时的,他还爆出一两句诗来,像什么“乘风破浪会有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之类,用以表达一下他的祝福。
与马宁的惬意形成鲜明的对比,菲尔德号上的大部分官兵,都在经历着他们这前半生最煎熬的时刻。
这段时间。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
在这段时间内,菲尔德号断了两根雷达天线,摔落了三艘救生艇,舰载机差点儿落水,主炮一定程度的损坏,全员鼻青脸肿,小部分头破血流···
幸运的是,一个半小时以后,他们的噩梦结束,菲尔德号成功脱离了台风飞鱼号的拉扯,开始进入一段相对不那么激烈的航程。
所有人都是一副劫后余生的惊愕。
舰上的指挥官威廉终于有机会去做一下思考和总结,问一问为什么他们会持续毫无知觉的偏航如此之久,差一点儿就一头撞进了风墙!
不过,这注定是一场毫无结果的自省,因为黑洞号除了留下几条海豚出现过的痕迹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留下。
而且,此刻的黑洞号,已经结束了吃瓜,正在深邃的大洋深处补充燃料。
借着这个机会,马宁也在盘点自己这次的收获。
他现在可以说是盆满钵满,除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收入囊中,还有大量的意外收获。
像是菲尔德号的电磁特征、声纹特征、通讯信道,落山级核潜艇的声纹和武备情况等大量高价值军事机密。
也就是没有碰上在暗网中探听到的那艘海狼级潜艇,不然的话,这货的大部分秘密也都会泄露。
这些东西,对马宁来说是没有太大用处的,但是,他们对华夏官方的用处可是大大的。
相信如果有人愿意拿这些秘密跟官方换财物,至少也能换他个数百万华夏币。
不过,马宁却不准备发这笔财,他要承担起新时代爱国青年的重担,把这些东西无偿的提供给华夏军方。
当然,这个任务,只能是回去再说了。
再次盘点自己此行的收获,确定了回去就要着手搭建反应堆后,盖亚忽然提出了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海底工厂的二次选址问题。
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海底工厂现在所处的位置,不利于从海水中提取铀等游离态能量物质。
粤江的入海口只能算是淡水和海水的交界区域,所以水体中本就含量不多的能量物质被内陆水源进行了稀释,增加了工厂提取的难度,降低了提取效率。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随着以后展开的区域越来越多,主基地的耗能势必会越来越高。
如果仅凭从一个入海口处的水体中汲取能量物质,可能会在某个阶段进入缺能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迁移基地,
最好是把基地迁移到洋流扰动剧烈的区域,这样,水体的交换速度快,会有更大的流量供基地进行提取工作。
当然,盖亚重提迁移基地,能量物质提取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的考虑就是核心十六区的后续展开问题!
随着马宁对核心的掌控力提高,解锁的区域将会越来越多。
十六个区域要是完全展开的话,凑在一起可能堪比一个小型城市。
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基地,仅仅一个卧龙坑肯定是盛不下的。
一开始,在部署核心区的问题上,马宁是想着每一个区域都分别选址展开。
让十六个区域点布式展开在广袤的大洋海床上,增加他的控制范围。
但是后来,中继站这种东西出现了,马宁的部署思想就发生了变化。
他更倾向于将所有的可部署区或者大多数可部署区集中部署在一处,形成大规模生产效应。
然后再以中继站占领公海海底,形成移动的前哨站。
毕竟到处永久圈地,跟打一枪换个地方想比,前者更容易引起西方资本家的仇视。
如果十分必要的话,再拆分其中一个可部署区控制重要区域就可以了。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不管是出于能源方面的原因,还是出于对占地面积的妥协,都需要进行基地迁移。
说到底,当时选择卧龙坑,其实也是权益之计。
不过,将这件事儿提上日程,不意味着现在就必须要搬。
就现阶段来说,卧龙坑这个位置还是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的。
盖亚提这个问题,旨在未雨绸缪,提醒马宁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了。
就算是区域一的海底工厂不移动,等到区域二展开的时候,也应该另选地址了。
而且这个地址,必须是要满足后续可部署区展开需要的。
对于盖亚的提醒,马宁放在了心上。
就在盖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宁的脑海中想起了自己宿舍的几个死党曾经说过的一个玩笑。
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