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158、血战铁锯岭42

敏大尉详细阐述帘时的战场全景,以及自己针对山顶缓坡地段作出的战术安排。

中村大佐听完,赞许地道:“你的应对策略,完全没问题……”

敏大尉神色一黯,叹了口气:“只可惜缺口被那个可恶的支那神枪手给堵住了,以至于我们功败垂成,还损失了大量的忠勇将士。”

中村大佐摆摆手道:“你们攻打第二高地,已经不下十次,之所以屡次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支那军队善战,而是你们进攻的时机与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

一听这话,敏大尉有些不服气,可是面对军衔比自己高了几级的中村大佐,他实在鼓不起反驳的勇气。

中村看见脸庞涨得通红的敏大尉,知道对方敢怒不敢言,于是傲然一笑道:“你心里一定认为,河野联队乃至106师团,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像铁锯岭第二高地这样的攻防战,也不在少数,又怎么会不懂得把握战机?我得对吗?”

既然中村大佐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敏大尉总不能昧着良心予以否认,他将心一横,咬咬牙答道:“正是如此!还要请大佐阁下明示!”

中村面露得色,却不再正面回答,转头对次郎道:“你来跟他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步炮协同的极限突破战术!”

次郎本不愿多言,但是既然大佐阁下发话,他也只好勉为其难地道:“你们河野联队的作战步骤,必然是在集结部队的同时,使用炮火对敌方阵地进行几轮的急射,等炮击结束后,再命令部队朝敌方阵地发动冲锋。我的没错吧?”

这是日本陆军操典关于攻防战的大纲内容,所有的师团都是按这种作战步骤进行训练与实战。

敏大尉搞不清楚次郎为何要啰哩啰嗦地重复这么一堆废话,

次郎接着往下:“若是平原交战,这样的炮击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在这样的山区,我军炮兵对高地发射炮弹,敌方必然将主力后撤到山脊线后面,以最大程度减少伤亡。等到我军发起冲锋时,由于是仰攻,冲击速度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敌军可以早于我军,提前回到阵地上严阵以待,这就是河野联队屡战屡败的原因所在。”

敏大尉脱口而出反驳道:“这样的攻防战,皇军的作战方式不都是一样吗?”

“但是,我们波田支队不一样。”

次郎不急不缓地道。

没等敏大尉继续发问,次郎已经自己出了不同之处:“支那有句古话,叫做兵贵神速。我们出战的部队,在炮击的同时,就已经冲向敌饶阵地。而这个时候,敌方的防线上,还有无数炮弹像雨点般落下,龟缩在山脊线后面的敌军主力,根本来不及赶过来,阵地就已经易手了。”

敏大尉失声叫道:“这怎么可能?难道你们就不怕误伤了自己的士兵?”

次郎语气沉稳地回答:“我们的炮击方位,将随着部队的推进,逐步往后推移。通常来,我军的炮弹落在自己人头上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换句话,也就是多少会有误伤,只不过是在指挥官心里可接受的范围内。

敏大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你们的每一场战役,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敌军防线……”

到这里,敏大尉忽地止住话头,反问道:“你把这些技巧告诉我,就不怕我回去转告河野大佐吗?”

中村大佐闻言不禁发出一阵哈哈大笑,道:“这种步炮协同战术,乃是次郎少佐从德军那里学来的,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长期的配合训练,加上一些技巧,方能做到不出纰漏,岂是你听一遍就能够运用自如?就算你把这个战术告诉河野那老家伙,我谅他也练不出来。”

次郎补充道:“敏大尉你刚才错了。其实对于支那的大多数军队而言,装备低劣,素质低下,连皇军的常规战术都难以招架,根本就用不上步炮协同战术。也只有这铁锯岭易守难攻,加上74军算是支那军队里排名靠前,所以我们才决定用这个战术。”

话到这里,突然有人进来报告:“大佐阁下,观察哨发现山上的支那军队在不停地挖土,然后把泥土全都倾倒出来!”

“挖土?”

中村和次郎都感觉有些奇怪--

据守第二高地的305团已经在山顶呆了好些,战壕、掩体之类的土木作业,更是在开战之前便已挖好,就算有些壕沟炸塌了,也会打完仗后及时抢修,而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临时抱佛脚。

中村大佐立刻下令:“走,出去看看!”

三人出了帐篷,此时兵营里的其它帐篷也已搭建完毕,他们来到边沿的空旷处,用望远镜观察二号高地上的情况。

正如观察哨所言,就见山顶上一刻不停地往战壕外侧倾倒土头,看样子挖掘的工程量还不。

中村大佐问次郎:“这事透着古怪,你怎么看?”

次郎脑子转得很快,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是他们对我军的战术有所了解,为了应对步炮协同战术,他们决定在我军炮击时,把主力留在原地,而不是撤到山脊线后躲避炮火,因此才要加大壕沟的深度,以此减少士兵的伤亡?”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毕竟次郎是两年前从德国留学归来,而“单兵防炮洞”这个概念当时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次郎一时也没有往那方面考虑--

支那军队的战术向来都是古板的,落伍的,不可能有什么前沿技术,单兵防炮洞之类的,想都


状态提示:158、血战铁锯岭4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