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规定,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来兴建房屋的。
但如今向村里申请“宅基地”建房,比较难批准。并且就算批宅基地给你,面积也太小,不合几兄弟之意。
把家里几亩农田分了之后,李校长不要地,其它5兄弟就各分得大约8分地——也就是大约500多个平方。
然后,五兄弟陆续在自己分到的农田中打基础,兴建房屋了。
当然,不可能每个兄弟都建500平的大房子。
都是打工族,要养的孩子又多,资金压力在很长一个时期都处于严重匮乏状态。为了兴建房子,每个兄弟都得负债累累。
农村式的建房,一般是盖占地一百平左右的小楼,把剩下400多平的地儿,铺水泥硬化,然后建围墙,围起来。
农村一般宁可围大些的院子,可以晒谷,小孩子活动空间也足够。至于盖房要举债,盖个百平米左右即可。
李校长的5兄弟也都是如此。
资金相对宽裕的,就建个两层;
资金没那么快到位的,就迟些建,建个一层可以住人先。
总之,在那三年时间里,李校长的兄弟们陆续兴建住房。
在家族里算得上风光体面的李校长,碍于兄弟情和自家面子,每位兄弟为了盖房子向他开口借钱时,李校长都一视同人,每个兄弟出借三万块。
5个兄弟开口借钱,李校长总共就借出15万块。
这差不多就是他出社会工作以来,全部的积蓄了。
正因如此,导致李校长是家里所有兄弟中,最后一个才拥有自己房子的人。
李校长不敢回家占农田兴建违法的住宅,一心只想着在县城里购买商品房。结果原本可以差不多全款拿下的房子,因为15万的购房款都借给兄弟们了,他只得又省吃俭用,存钱存了差不多三年时间,才凑够了一成多的购房“首付款”,连同支付契税的钱。
打那以后,李校长荣幸的成为了一个“房奴”。或者说好听些,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房产。
本来可以全款购房的啊。如果不是怕当“房奴”,李校长早十年就存够了商品房的“首付款”了呢。
九几年的时候,李校长的工资虽然微薄,但当时县里的房价,更低得令人发指啊。县中心的商品房,才不到800块每平。买一套130平的四室套房,也才10万多些。
因此李校长最初的目标是“全款购房”,拒当“房奴”。
好不容易有了15万多的积蓄,却发现十年来县里的房价涨到了1500块每平米了。当年一套130平的房子卖10多万,现在则要卖大约22万左右。
李校长不打算再继续攒够“全款购房”的钱。毕竟他的工资收入实在跑不赢房价的涨幅啊。
李校长这是不明白后世房价的恐怖暴涨史啊。
他只不过亲身经历了十年时间内,房价翻了一倍,他就感觉承受不起;却不知道接下来的十年,房价要翻上十倍不止。那才真正让人连购房的热情都提不起了。
就在李校长准备一次交个“7成”首付款之际,5个兄弟陆续在家里建房了,纷纷开口向他借钱。
毕竟在兄弟们眼里,他在外面混得最体面,并且孩子又少,只一个,负担没兄弟们重。另外,李校长当时又没有买房或建房,手头上应该有些积蓄有些“活钱”的。向他借钱,准没错的了。
确实,李校长手里是有点“活钱”,借些给某位兄弟没问题。但这是5兄弟都开口向他借钱啊。这就成了大难题。
李校长要面子,又重情义,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每个兄弟各借3万块给他们建房吧。
自己购买商品房的计划,再推迟些。
并且七成的首付款凑不到了,先只交两成首付款吧。
这一推迟,就足足拖了两到三年时间,李校长好不容易积攒了一成多的首付款,成了“房奴”。
之所以要在李校长的“房奴”头衔之前,加上“荣幸”的修饰辞。因为像他这种情况啊,负担太重了,想要当“房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幸好当老师领固定的收入,薪水微薄,但也不是完全没好处。
每月的“房贷”总不会断供,因为老师的收入虽不高,但胜在轻松和稳定,就算一年放几个月的寒暑假期内,工资也照领的。
另外,作为公职人员,贷款购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这公积金的贷款利率,远远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的。
唯一有一点不好,“公积金贷款”的审批比较严格,相当的麻烦。也有一些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的按揭。
当然,这也难不了李校长。楼盘大把,他完全可以选择愿意接受“公积金贷款”的楼盘,进行购买。
最后选中了名为“安居小区”的一套房子。
“安居小区”这名字挺古老,但也是才兴建不到两年的新楼盘。
“安居小区”,顾名思义就是安置困难户、带着点福利性质的房子。只不过它不是“廉租房”也不是“公租房”。
李校长手头再窘迫,也不至于去租“廉租房”来住。他真心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要租房住的话,他工作出来之后一直在“李屋村小学”,租住着学校提供给教职工的两室一厅。
学校提供的房子,房租更便宜。几乎就是象征性质的随意收一点。
“安居小区”属于经济适用房。
它比起周边同地段的商品房,在价格方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