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346章咸丰瓷器
他指指最里侧的一件瓷器,“你们看完了,我还没细看,你们看慢点,等等我哈。”

朋济明摆摆手,黄家瑞扭头装作没听见,暗地里撇撇嘴,只有翟建明笑着点头,“快去,我们边看边等你。”

其实李承刚才瞜过一眼,这当头第一件,还真是件不错的东西。

大运琢器!

这一个词,有两个概念需要明晰。

首先是琢器。

琢器和圆器,是瓷器两大分类,琢器是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性拉坯成型,需要二次拼接和雕琢的器物,譬如瓶、尊、罐等相对较大件的瓷器。圆器则是平面造型为主的瓷器,例如盘、碗、碟、洗、杯等等。

其次是大运瓷器。

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大批运输的瓷器,从实际烧造情况看,是指御窑厂每年年底,在清宫内务府奏销、按每年惯例不用皇帝另外下旨,按固定的瓷样定式烧造且统一运至京城,交付清宫瓷库收贮的瓷器。

也就是说,大运瓷器,基本上都是皇家标准器,已经很成熟,勿论器型还是釉色、花式等,无需修改和调整的瓷器。

两个词合在一起,大运琢器,就是这是一件很成熟的、皇家标准的立式瓷器!

也就是说,李承第一眼,已经认定这件瓷器是正品!

这件大运琢器的学名叫做“青花芭蕉玉壶春瓶”。如果按照中国古董瓷器的命名规则“朝代+年号+釉色+图案+造型”,还少了年号,这就需要细致鉴定!

因为不能上手,底款看不见,所以,如何断代,就需要靠眼力。

瓶撇口,长颈,圆腹垂下,圈足略高,微外撇。

颈部绘蕉叶纹,下绘卷草和变形如意头纹,腹部主题图案绘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栏杆,近底处绘变形莲瓣,足外墙绘朵花纹。

初看一眼,有点雍正朝的朴素淡雅味道,但又达不到“素之极”的那种雍正皇家瓷器的级别,另外,青花发色趋于灰淡,装饰图案趋于粗糙。

不出意外,这是清朝中晚期的作品。清朝中晚期,一般是指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至于光绪、宣统,那是清晚期。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李承又比较看好咸丰,为什么有这种鉴定结果呢?

这就需要看杂书——《清钞稗史》有记载,咸丰皇帝非常崇拜他的雍正先祖,刚继位时,曾在宫中持佛珠念佛,初一十五吃斋度日。

所以,李承认为,这件大运琢器,有非常大的可能出自咸丰朝!

看了眼拦标价,五千港纸,心中暗忖,稍后可以投一标,估计竞争不会很激烈。

九十年代,港岛清朝中晚期瓷器价格已经开始往上走,但还没那么疯狂,热度也不算太高,挺适合抄底的。

另外,这是一件咸丰朝的大运瓷器。

为什么特意将这句话拎出来?有什么特别用意?

还真有!

清朝中晚期瓷器中,咸丰朝贡瓷,收藏价值最高。

列举一组数据,大家就明白了:京城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瓷器共计三十一万余件,而咸丰时期的仅有五百六十九件,且器形很少!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因为咸丰帝在位时间过短?那么雍正帝在位13年,仍留下了26000余件!

还是经济实力过弱?同治朝经济不及于咸丰朝,同样留下了6000余件器物!

与太平天国有着直接关系!

翻翻历史就明白,自咸丰三年(1853)六月起,太平军“入江西取九江湖口进围南昌”,且“分军入扰江西腹地”。一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左宗棠兵复饶州既都梁”,景德镇才得以光复。

咸丰在位十一年,太平天国就捣蛋了八年,你让他上哪儿弄御窑贡瓷?

所以,咸丰官窑瓷器,量很少,有机会可以入手,升值潜力很不错!

因为是第一件,李承不自觉多逗留一会,没想到,旁边竟然有人盯上自己,“李老板看上这件大运瓷器?”

一抬头,黄学仁的圆脸,正笑眯眯看着自己。

他的身侧,是湾湾寒舍总经理王定乾,同样笑眯眯的。

李承心中咯噔一声,这件瓷器的投标,只怕要起风波。


状态提示:第346章咸丰瓷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