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450章码头仓库

接到赵帆意料之中的电话时,李承正在洛丽珊家做客,匆匆聊了两句,约好见面时间后便挂断,对坐在面前的保罗·福格斯歉意的笑笑,“很抱歉,一位比较重要的朋友。”

保罗无所谓的耸耸肩,“每天都有意外发生,更何况只是一个电话,没什么可抱歉的。”

今天,李承拜访洛丽珊,是为送支票的。他不喜欢欠账,四叔家那边最后一笔资金到账,他便筹谋着赶紧将油尖旺店铺的后续款项给了结。

当然,也许他受了一点罗根的影响,想再见见“齐萱丽”。

洛丽珊的丈夫在家,李承意外的发现,这位保罗,挺有意思的。也不知是真是假,开口反种族歧视,闭口平均主义好,竟然是一位极左主义者。

他曾经两次去过中国,登过长城,逛过紫禁城,对中国那是大加赞赏。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搬出厚厚的一本相册,里面确实有不少他在长城紫禁城等地的照片。

“那你为什么要考虑离开香江?”李承笑着问道。

保罗比划个手势,“并非为香江未来不确定性而担忧,事实上恰恰相反,我更看好未来香江的桥梁作用。之所以离开,更多的是因为从事这么多年贸易,我现在更加意识到实体企业的重要性。”

似乎担心李承不明白,他又补充一句,“这次回温哥华,其实是产业转型,我和其他合伙人投资一座从勘探结果看来还不错的锡矿。”

他解释的如此认真,让李承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摆手,“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其他意思。”

洛丽珊端着三杯现磨咖啡来到草坪这边,一人一杯。

“嗨,亲爱的,咖啡闻起来非常香醇。”保罗与妻子贴面,亲昵的夸奖道。洛丽珊则报之以微笑,然后在保罗身边坐下,一副幸福女人的样子。

看着俩人的亲密模样,李承的眼光闪闪,目光很快挪开。

保罗夫妇还以为他面嫩,洛丽珊更是轻捶丈夫一下后,扭头主动和李承说话,“前天路过店时,我进去看了一眼,李先生,不得不说,你的店铺装修的很有特色。”

“谢谢夸奖。”李承端起咖啡闻了闻,赞道,“夫人冲泡的咖啡,确实很美味。”

“听夫人聊起过,威尔斯先生经营欧美二手艺术品?”保罗·福格斯对这一行不是很了解,问道,“在香江,这一行不太好做吧。”

“确实不太容易。”李承附和的点点头,“不过我经营的以家庭装饰品居多,比那些纯正的欧美艺术品譬如高端油画水彩雕塑之类的,要稍微好一些。”

李承准备再聊两句,品完这杯咖啡后就离开,此行,也算了结一个心愿。

保罗似乎想起什么,探身问道,“威尔斯,在北美,每一家二手店的身后,都有十多支仓储拍卖队伍供货。你的业务模式应该学自北美,那么,你们的服务范围包括仓储清理么?”

洛丽珊不满的碰碰丈夫,“保罗,你的建议不合时宜。”

保罗摊摊手,向妻子解释,“仓储拍卖和二手店,在北美一直是相互依赖的存在……”

李承明白他的意思,也懂洛丽珊的想法,笑着抬手打断夫妻两人的小争执,“保罗先生,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清楚港府的公众码头改造计划吗?”保罗问道。

李承茫然的摇摇头,他又怎么会关心这些事?

“我做矿产贸易,在上环公众装卸区有自己的仓库,所以知道一些。”保罗向李承解释,什么是香江公众码头改造计划。

随着亚洲经济发展,香江港口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来自外埠的货运船只,以及来自珠江口内河的载货船只,大量增加,香江原本货柜码头吞吐量不足的缺点越来越明显。

又由于香江各大码头建设的时间太早,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过“码头用地不足”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抗议码头船只扰民的事件越来越多。

基于此,从八十年代后期,港府就开始实施香江货柜码头改造计划。

最早一期改造的为“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于1990年停运老油麻地码头,搬迁到新油麻地避风塘附近。

二期改造计划涉及两大码头,为“港岛上环公众货物装卸区”,预计1998年1月份关停,另一为“荃湾公众货物装卸区”,预计1998年年底关停。

码头关停,势必涉及到码头仓库的停运。

别看时间还有一年多,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清仓——清理两座码头仓库中的货品。

听到这,李承立即意识到保罗想要说什么——这两大码头上,依旧有着众多的仓库需要处理,这里面必然有大量疏漏货品。

有点类似于北美的仓储拍卖和仓储清理。

主意确实不错,只是,自己能吃得下么?

李承对他苦笑摇头,香江的码头,一直是三大势力的天下,和胜和,数字k,还有新义安,哪一家不盯着那块肥肉?自己只怕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从洛丽珊家中出来,李承都在琢磨这件事。

也不是一点操作空间没有,如果自己能拉上一票人,还是能从中找到些好处的,譬如能影响和胜和的霍老八。

霍先光,罗根和贾郑廷的记忆中只有一个姓名,霍家三房中的一位,有关他的事迹,全无。可是,通过和他的交往,李承怎么也不认为他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也许,他是故意低调,这种情况在世家豪门很常见。

上次的事情,


状态提示:第450章码头仓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