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463章越窑青瓷
,不下手,岂不是入宝山空手回?

李承搓搓手,还是准备买点,到时候托王家叔侄带到香江。

示意周典从工作人员那取来一辆手推车,结果竟然还要十元钱。

晕!刚还以为免费的呢,真是精明到位啊。

右侧这家摊位,主售陶瓷,兼营文房四宝,那件八棱青瓷瓶,被单放在一座矮几上,用以聚焦过往买家的目光,不用说,也是招牌。

他的策略很成功,八棱青瓷瓶的正面,围拢着十来人,评头论足。

那位皮肤黝黑的摊主,带着一位年纪二十左右的伙计,不停的吆喝,“不许上手!只是摆出来供大家欣赏!”

李承站到人群外围,转着圈子观看五分钟,心中有谱,这应该是北宋年间越窑青瓷。

越窑的鼎盛时期为唐中晚期到五代,又因为五代后期江浙战乱频繁,上林湖越窑嫡系传承遭到严重破坏,吴越王钱镠时期,是越窑青瓷最后的辉煌;北宋越窑,逐渐衰败;宋室南迁,越窑主窑曾迁往余姚,可当地土质并不太适合青瓷,随即彻底没落。

判断哪个时期的越窑瓷器,其实,并不太难。

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越窑发展,即唐代早期之前的越窑,胎质酥松,釉色不是很均匀。

第二阶段为越窑的成熟期或高峰期,为鼎盛的唐中后期以及五代,越窑主窑口(上林湖)青瓷釉色多为淡青色,色泽光亮、胎质致密,青釉很薄;其它越窑窑口的瓷器,瓷胎水平已经追上来,但釉色依然不够清亮,这是二者的最大区别。

第三阶段,也就是衰落期,北宋及南宋余姚越窑期,此时的越窑青瓷,釉色工艺和瓷胎致密性,再度滑落,同时多刻花、印花、划花等宋代窑口工艺。

所以,通过色釉以及无纹饰,还有瓷器胎质,李承即便没有上手,也能鉴定出这件越窑八棱青瓷瓶,应该是北宋早年越窑精品之作。

1987年法门寺地宫中“秘色瓷”的出土,带动越窑青瓷的市场行情。眼前这件八棱青瓷瓶,与法门寺发现的那件,形制上有些相似,清雅釉色也有些类似,很有收藏价值。

说实话,李承很想买下来。

且不说这件越窑青瓷的升值空间很大,单是此时,若非自己不愿违背良心,将其倒卖到东瀛,东瀛人非常喜欢越窑青,过百万港纸,很轻松。

另外,如果有这件越窑青瓷,再配合高利青瓷,东瀛红叶陶瓷研究中心,在曹友谟大师的主持下,是不是可以展开“秘色瓷”釉色配方的研究?曹大师对青瓷的研究很深入,有这件越窑青瓷为佐证,逆推秘色瓷釉色,说不定真能成功!

如果红叶陶瓷仿制出“秘色瓷”,那东瀛市场……?

李承越想越心动。

谨记王水根的话,示意吴伟将自己的名片,递给站在柜台外围监督的一名小伙计手中。

那小伙计挺机灵的,瞅瞅名片,香江老板?对吴伟点点头,直接将名片递给摊主。那位摊主同样看看,然后抬头寻梭。李承站在外围对他拱拱手,笑笑。

“李老板是吧?中午有空么?一起吃顿家常便饭?”他对李承招招手。

这次李承听得真真的,这番话代表着稍后可以去他家细谈,时间不会太迟。于是,笑着答道,“好啊,等您电话?”

围拢在青瓷前的一帮人,有几名回头朝李承看看,不算友好。

那摊主抬手腕,指指手表,“很快了,十二点整,大家一起去,您就在我摊位上等十五分钟,怎样?”

哦,明白了,难怪那几人看自己目光不善!

合着大家被这位摊主聚拢在一起,稍后去他家玩“竞标”?

即便是暗标,李承也不打算放弃。

随即站到他的摊位前,眼睛在面前的陶瓷器还有文房四宝上搜寻起来。


状态提示:第463章越窑青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