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口音,这位姓余的就是刚才接老者话的那位,林业局的头号或者二号首脑无疑。
李承自然没他的想法复杂,只是单纯的不想有人跟着,于是笑笑婉拒道,“这太麻烦了,我只是想走走看看。在羊城,我已经就这次行程,和吴楠生吴老先生聊过。”
他想要将吴楠生撂出来档牌,可眼前的余局似乎并不知道吴楠生是哪位?或者他没想起来,继续笑着说道,“不麻烦的,让熟悉农场的人带着,您的观察会更高效的。”
两人说话声音都挺大的,那一桌的人一直在听,当李承提到吴楠生时,那位老者轻声咳嗽一下,可惜余局长似乎没听见,又说出那番话。
那位老者再度咳嗽,并主动插话打断余局的坚持,“老余,请这位北美侨胞过来坐坐。吴楠生和我也算老熟人,好几年没见,他现在还好吧?”
那位老者主动向李承招招手。
“老先生好!”李承这次正式和他打了个招呼,“我昨天还在越秀东湖小区吴老家中做客,老爷子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身体很好。”
提到越秀东湖小区,李承的话,那位老者信了大半,再度招招手,示意李承在他身边坐下,立即有人给李承腾了空位,重新上碗碟。
“李先生很年轻嘛,在北美有自己的农场?”老者笑眯眯的问道。
“算不上标准农场,是庄园农场,典型的牧场和农场结合体,位于怀俄明州,面积五百英亩,换算成华制大概三千亩多一点。”
两人边吃边聊,圆桌上没人插话。当得知他的庄园农场只有十多位员工时,老者还是挺惊讶的,就北美农场的运营方式,问得更详细。
李承虽然不怎么过问艾尔玛湖庄园,可对农牧场的经营不算陌生,挑一些北美农场的机械化运作、科学育种、作物的担保收购、畜牧业的单位面积养殖和立体农业等较为先进的农场管理经验,在饭桌上与大家分享,倒是让一帮人听得津津有味,感慨不已。
北美农业之先进,他们之前听过,但与当事人面面交流,还是第一次。
那位余局长笑着调侃了一句,“高部,看来我们农业口,也要多出去走走啊,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刚才聊天,李承已经知道身边的老者,是三两年退下来的林业总局常务副局长高占德,副部。因为林业总局的前身是林业部,大家更喜欢用部长这一称谓称呼高老。
高老没说话,李承笑笑,“余局有考察交流的心思,我倒是可以介绍北美五大粮食企业之一的泰森食品给您。他们才是真正的大规模机械化的粮食种植。”
“这家食品企业就在我的农庄附近,拥有一座五万三千多英亩的正泰农场,而这座农场仅仅排在他们所拥有的系列农场中第三位。”
李承虽然和泰森食品管理层不熟,但他与泰森食品的董事、正泰农场的大佬弗朗提尔能搭上话,而且,只要泰森食品的人不傻,都会明白和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搭上关系的重要性——说不定他们已经在公关了,所以李承才敢说出这种话。
让李承惊讶的是,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开玩笑时,许多人附和,可李承正式聊到交流并提供交流对象资源时,反而没人敢搭腔,就连余局似乎也有些尴尬——他们是林业口,与农垦口还是有点距离的。
最后还是高老笑着打圆场,“小李你的好意,我们收到了,以后有需要帮忙的,我们一定会赖上你的。”
“对对!李先生的盛情,我们十分感谢!”余局立即附和,又快速调整话题,“李先生来红旗农场,是不是有具体项目合作,还是来考察?”
“其实都不是。”李承摊摊手,笑笑,“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回国,想要看看祖国的山河,顺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高老眼睛眯眯,想起刚才这年轻人提及的吴楠生。别人不清楚,他却是知道一点内幕的,吴楠生同志退休后,负责港澳工委指定的民间交流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专门接待那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华侨同胞。
这年轻人的家族,在港澳地区很有影响力?晚上和吴楠生联系一下,究竟什么情况。
“有这想法好啊!祖国万里河山,壮阔雄浑,远比你想象中更美、更辽阔。”高老呵呵一笑,招呼李承吃菜,又不经意间问道,“你老师?一定也是一位大家吧。”
李承连忙放下筷子,很正式的回复道,“家师香江饶真颐饶固庵。”
“哦……还真是师出名门!”
饶固庵的名头很响亮,在座的八人中竟然有一半听说过,一时间,气氛变得活跃许多。
………………
晚餐散去,余局将恩师兼老领导送回房间,准备离开。
“准备回去处理小年轻的事?你等会。”高老却对他招手示意,随即又拿起电话,拨通,不一会,就听见高老和电话对面之人,哈哈大笑着聊了起来。
余局站在旁边,知道老领导在和吴楠生通电话,只是这吴楠生……他还没想起来究竟是谁——吴老十年前就已经退休,而那时余局还只是基层干部,又因吴老的活动区域在深城、汕头一带,在粤西几无影响力,他不知道并不奇怪。
约莫十分钟,高老放下电话,揉揉太阳穴,似乎有点为难。
“怎么了老师?”
高老还在琢磨吴楠生的话,能提供便利就提供一些便利,可吴楠生偏偏又说,最好不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