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文化人,谁会注意长命锁上四个字的差别?
尚香梅头摇得很利索,三十多年负责喜宴上足有上千次,长命锁见得多了,真不记得有没有眼前这款。
她倒是提供不少水口公社到后来的水口乡、水口镇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都有哪些人家丢了孩子的线索,什么张家的、李家的、王村长家的、付主任家的……大约有十多位,挺全乎的。在一个人口几万人的乡镇,丢孩子,肯定是件大事,多少有些传闻,而她,最擅长的是收集这些野闻琐事。
陈家明很适合做助理,他不知从哪儿冒出的本子,将这些线索一一记录下来,还与尚香梅重新核对一遍姓名地址。
也算收获吧。
告别尚香梅家,吴伟上前轻声问道,“李少,接下来?”
“回宾馆吧,中午歇歇。”李承摇摇头,上午的两次失望,终究让他有些心累。
线索终究还是太少,仅凭一枚略有些差异的长命锁,想要找到踪迹,太难!
回到宾馆,李承邀请南驰和林志书一道上去午餐。南驰坚持要回单位一趟,让林志书陪同李承几人。
没有勉强。
毫无疑问,南驰回单位,肯定是向余局或者上级汇报今天的事,这是他的职责。
可这也就意味着,今天上午这两趟,再加上南驰的汇报,估计不用一天时间就能传遍整个信宜——有一位北美有钱的公子哥来寻亲。
李承准备再努力一次,找不到就此放弃,否则就等着蜂拥而上的“认亲潮”吧。
这种事发生过很多次,最出名的一次莫过于“利铭泽先生寻子”。
利铭泽先生是香江希慎家族的长房长子,当年战乱时期,利铭泽邂逅一名十八岁女子李关开,诞下爱情结晶,可惜一年后利铭泽调防肇庆,便将母子安顿在开平,准备等战况缓和之后再将两人接到香江。
乱世之人命如草芥,李关开夫人遭遇不幸,利铭泽那小名仲方的儿子,至此杳无音讯。
1978年,利铭泽先生回国探亲,发动一切力量,警察、媒体、寻人招贴、朝阳大妈……孩子的特征是臀/部有一块黑痣。
结果,一个月内,有一千三百多自称“臀/部有黑痣”的“儿子”上门认父!
利老爷子都傻了,直接绝了寻子的心思。
可即便如此,在利铭泽老爷子去世十三年后,还有“儿子”登门认亲,提出“财产继承”要求!
李承寻亲,与利铭泽寻子,本质上是雷同的。
他可没兴趣从这一堆人中给自己“筛选”父母!
即便现在找到,他也要和“父母”做一次dna对比才能确定。
午餐时间,李承在脑海中重新捋一遍这次红旗农场寻亲过程。
之所以坚持自己查询,不让官方介入,担心的就是“认亲潮”汹涌,可事实上自己还是小看国内对“外籍人士”的警觉力度。遇到高老一行,算是“不走运”,可李承琢磨,即便不遇见高老,只怕今明两天,相关单位肯定能收到自己来农场的消息,譬如侨联办。
两条被寄予厚望的主要线索断了,虽然有所谓的“新发现”,可那些都是“鸡肋”,现在还要留下么?其实李承很清楚,多留无意义,接下来的事情,只怕越来越复杂也越狗血。可真要就此离开,他又有些不甘心。
他的决策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拿定主意。
吃完午饭,他将吴伟叫到房间,下午就让陈家明陪着他,去跑尚香梅提供的有孩子失踪家庭,不提寻亲,就是搜集丢失孩子以及随身物品的特征。
搜集上来之后,自己会酌情分析,如果有高度相似的,大不了下次再来。
仅此一下午,明天一大早,离开!
而自己则可以利用下午时间,将这件佛门遗珍,做简单修整。
………………
李大树揉揉僵硬的面孔,敲开家门,一位十来岁的少女欢呼一声,“爹地回来啦”,并抢着接过他的公文包。
“加文还没去上课?”李大树伸手在女儿头上摸摸,被少女扭头躲过。
“爹地,不能再摸了,不长个头的。”小女孩显然对这种摸头杀有些抵触,噘着嘴嗔怒。
“好好好,阿文长成大姑娘了,不喜欢爹地摸脑袋了。”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儿,李大树夫妇非常疼爱,他呵呵笑着,跟在女儿身后走进客厅,“你阿姆呢?”
“你回来啦。”厨房那边,一位中年妇人探头打了声招呼,“阿文,把桌子收拾一下,马上吃饭。”
“好勒!”小姑娘脆生生的答道。
“你怎么没去学校?”李大树将外套脱下,扔在沙发上,又问道。
小女孩翻了个白眼,“老豆,健忘症了吧?不是你和妈妈让我下午请假,去参加外公的寿宴的么?”
李大树一拍额头,最近真是忙晕了,明天是泰山大人七十五寿辰,儿女们需要早点过去筹备明天中午的寿宴,只是……
他面露愧色,等妻子端菜上桌时,腆着脸笑道,“嘉惠,下午……下午你和阿文先去岳父家呗?我下午还要去趟市里,晚上赶过去。”
“这么急?”那中年妇人有些不虞。
“嗨,最近农场的日子不好过,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次去市里,还是去化缘的。”他搬来凳子,在餐桌边坐下,“听老余说,有香江老板来茂名,想要投资什么华侨城。我去完市府,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推点项目给那港商。”
“怎么,今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