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557章瓷刻之争
,而李承说出“不是门徒胜似门徒”这句话。

能在瓷刻这个冷门行当遇到一位知音不容易,程培初和李承聊得很开心,再加上李承与那位一直不说话的年轻人都很爽快,没还价,直接拿走五件瓷刻作品(戴俊也买走一块),让他兴致大发。

听到李承邀请他去吃茶,没怎么迟疑,将剩下几件货品和工具,收拢到一只木箱中,又将床摊折叠起来,和小方桌、座椅什么的垒在墙根,盖上塑料布,背起木箱,就跟着李承几人出发。

中海的茶楼多,往前几步就有一座“望月阁”茶座。

得知李承来自香江,西蒙夫妇来自韩城,程培初算不上太惊讶,中海是个大城市,世界各地来客多了去了,他只是有些吃惊,一个香江人,为什么会对瓷刻这行当这么熟悉?

“我的琢玉祖师孟敬斋,羊城人,当年对瓷刻也很感兴趣,所以知道些旧事。”

这自然是李承的借口,程培初没怀疑,琢玉与琢瓷,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杨派的琢瓷技术,有很多源自琢玉技术,譬如杨卫义杨老的浅雕。

一壶清茶,李承与程培初闲聊起来。

通过和程培初的闲谈,李承大概捋清楚瓷刻的建国后发展历程。

瓷刻技术,在建国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挺辉煌的。

1956年,中海工美研究所成立瓷刻研究室,杨卫义和陈智光两位大师都在研究室任职,各自教授学徒。陈老是正统瓷刻技艺传人,而杨老则在艺术表现力上似乎更胜一筹,又是同行……

双雄并立,为“杨派”和“陈派”之争,埋下伏笔。

在陈老生前时,瓷刻研究室一直以陈老为主,杨派多少受到一些压制,包括人事任命和艺术风格的倡导,陈派大行其道,创作出不少佳作作,与北派朱友麟作品竞争国礼资格。

“杨陈之争”,在六十年代陈老去世之后,达到顶峰,个中对错,连程培初自己也说不清,与时代特性有很大关系,反正挺残酷的。

杨派翻身,浅浮雕瓷刻风格,替代断点素描风格,成为中海瓷刻主流,杨派创作出《成昆铁路》、《亲人来到大寨村》等瓷刻作品,场面宏大,山水、景物、人物相互穿插,层次丰富,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很受欢迎,一举将陈派风格压下去。

这只是艺术风格上,另外还有人事任命上……

杨卫义一共有四名传人,分别是杨老的哲嗣杨长乐,衣钵弟子朱溜生,另还有仇依群、徐益民。程培初就是朱溜生大师所带的学生。

七十年代中后期,红色岁月结束,翻案频频。

杨老因为某些不可说原因,从研究室退出,杨派弟子遭受一定程度的清算,譬如朱溜生大师退休,仇依群、徐益民两位被请出队伍,不得不另谋它业……

混沌岁月,谁又能辨得清黑白是非?

总之,现在的瓷刻研究室,又被陈派掌控,就连杨派徒孙程培初,也在八年前被清理出研究室,只得街头摆摊为生。

回忆过去,程培初有些伤感,李承同样靠在卡座上不说话,他也有些感慨。

多好的一门弘扬中国瓷器创新精神的技艺,被岁月整垮了,当时那些“大家”们的心思,已经不在宣传和扩大这项技艺,不在考虑它的市场,而更多的却用在“内耗”上,用在“逢上”,忘了一门技艺想要生存,必须扎根市场、扎根民间的根本所在。

弄得现如今这般惨样——如此精巧、隽永的瓷刻工艺,在大街上摆摊,却无人问津!

这恐怕是瓷刻技艺发展史上,最大的悲哀吧。

既然遇上,既然欣赏,那就想办法让它重焕生机!

想到这,李承双手交错搭在茶桌上,看着程培初,“程老师,您还能联系上多少同门师兄弟?”

“您找他们……有事?”程培初不太爱说话,可不等于傻子,早就意识到对方请吃茶,并不仅仅只是“志同道合”。

“是的,找他们有重要事情!”李承指指另一侧的西蒙说道,“我和西蒙都是做瓷器生产的,在韩城、北美还有东瀛有自己的窑口。”

“我俩决定,邀请您和您的同门师兄弟加入我们的瓷器工坊。我们会专门为你们的瓷刻设置创作室,专门为你们的创作开制窑口,定烧你们需要的瓷坯……让我们一起,把瓷刻这项精妙的中国瓷艺,推广到全世界。”

“您……有兴趣么?”

程培初一哆嗦,这提议太突然,比天上掉馅饼砸中脑袋还突然。

“我……我……”一时间,他不知该如何判断,得找师傅问问。

留下联系方式之后,程培初满腹心事的先行离开。

“威尔斯,谈得怎样?答应了么?”刚才一直是李承在交流,西蒙盲听,他对结果很关切。


状态提示:第557章瓷刻之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