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03章合作扫屋
说起来还有件趣事,花旗银行的英文名“k”直译过来是“城市银行”,音译与“花旗”也不谐音,那为什么在中国被叫做“花旗银行”呢?

这名称,与中海大妈有关。

花旗银行最早的名字叫做“万国宝通”,实在是有够low的,不好记。

花旗银行第一家中国办事处位中海于外滩,门口悬挂着星条旗(在时人眼中就是条条星星的碎花布),业务非常好。当时人们相互招呼时问,“从哪儿来啊”“去哪儿呀”,回答者指着星条旗说,“去挂花旗子那家办事……”

花旗一名,就这么诞生。

李承在胡思乱想,前面夏利车中的涂家父子,却正在议论他这位突然冒出的香江年轻人。

“爸,这个香江人挺有钱的,那个跟他一起的,怎么看都像保镖。您说……咱能不能和他直接建一条线?以往总是被那帮二道贩子从中挖走一大块,想想都让人心底不舒服。”涂嘉开着车,看看自家老爷子说道。

涂玉明手臂搁在车窗上,手背衬着太阳穴,他也在琢磨这事。

古玩这行当,过手的越多,利润越薄,莫家村货郎行这些年可没少养肥那些中间商,涂玉明自然想要搭建一条直接的境外通道,可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这条线是否安稳,也就是说这年轻人究竟是否可靠,这很重要。

其次,这年轻人的资本……这一点涂玉明不怎么担心,更重要的是这年轻人有没有完善的销售对象,也就是出货快不快?

这一点很重要——出货量太低的话,还不如利润低一些卖给文物贩子,起码他们回钱快。

还有一点,那就是莫家村货郎行和那些文物贩子合作,是有约定的,那就是好夹孬,一道走。涂玉明自家人知自家事,莫家村黑市走的货品中,百分之七十的利润,是押在赝品上的。

不知那年轻人对于古玩赝品的态度。

听儿子问起,涂玉明侧侧头,嗯了一声,没有明确回复。

“爸,我晓得你担心什么……”涂嘉见老爷子没啥反应,估计也在琢磨这事,他笑着出主意,“要不……爸,您老不是担心这次去保定扫老宅子钱不够么?拉他入伙,您觉得呢?”

所谓“扫老宅子”差不多接近于古玩行中常说的“掏老宅子”。

两者稍有点区别就在于“扫”是一枪打,也就是说这家老宅子中所有物品,好坏都要,而“掏”是从老宅子中挑选货品,无需包圆。

冀北的保定、沧州、河间、满城等地,以及津门的蓟县、宝坻一带,是明清皇庄所在,很多村庄依旧保存着几百年的老宅子。这种宅院中有不少值钱货,譬如名贵的房梁木柱,、保存下来的明清家具,或者字画瓷器贡品器等。

这时代,谁还愿意住哪种“破宅院”?都想着起高楼呢,又恰逢九十年代中国古董市场蓬勃兴起,于是,“掏老宅子”和“扫老宅子”同时兴起。

前者挑货,对房屋不造成破坏。

后者直接包屋,屋内东西清理干净之后,会将院子拆掉,一丝一毫有价值的物品,都会被打包带走。有些扫老宅子的,甚至掘地三尺——确实有人从庭院中挖出钱窖。

因此,扫老宅子的花费,要比掏老宅子的花费高出很多,往往一家吃不下,需要几伙人联手。今天见面的两位,就是涂玉明的合伙人,大家正在商量筹资去扫老宅子呢——保定易县梁各庄下面的杨家屯,有三座老宅院想要出手。

可别小看杨家屯,那儿距离清西陵不足四公里,一直有传言,杨家屯是清西陵守墓人村落。

想要拿下那儿的老宅子,资本一定要雄厚,虎视眈眈的可不止他们一家。正因如此,涂玉明才着急出货给李承。

涂玉明的眼睛眨眨,儿子的主意不坏。

赶到金陵路花旗银行津门营业点时,已经下班,可这边的大堂经理已经安排好工作人员在小厅等候,取款很顺利,没发生什么打脸事件,也没有过分的阿谀奉承,很正常。

一手交钱一手易货,涂嘉头抵着墙壁,背着身数绿钞,李承重新打开邮票夹,再鉴定一遍,钱货两讫,交易完成。

见李承将邮票夹随手递给周典,有要离开的迹象,涂玉明连忙伸手拍拍他的胳膊,“李老板,最近两天都在津门?”

明后天都在津门,李承点点头,笑问,“涂老,有事?”

“李先生,有兴趣下乡扫老宅子么?我们合伙。”涂玉明两只手掌合在一起,向李承做了个二合一的手势。

“扫老宅子?不是掏老宅子?”李承反问一句。

这说法,他还真没听说过——扫老宅子这一行为在进入新世纪后,被明令禁止,那是对古建筑最彻底的破坏!


状态提示:第603章合作扫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