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10章李承怀疑

那位叫做袁克家的老者,面色有点尬,点头回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

两人都有点尴尬……李承眼神闪闪,没问。

相互认识之后,再度出发。

车中,张苏陵这才跟李承解释,这位袁克家,是津门八大馆之一的艺术馆老研究员,和张庆东关系甚好,平时为人很低调的,怎么就和涂玉明这种人混到一起?

大金杯中,袁克家的脸色不太好看。

秦禹和他坐在一排,捅捅他的胳膊,“刚才那……谁家小子?”

“博物院张庆东家的,”袁克家忍不住拍拍前座,抱怨道“老涂,怎么叫上他来了?不是说就一个香江年轻人么?”

涂玉明这会也有点上火,合着昨天下午说的代理人,是张庆东家的崽?

解放前,盐商张家在津门很有势力,张庆东本人在津门文博圈挺有名气,张苏陵本人有“小瓷王”之称。虽然涂玉明没打算这次交易坑李承,可是谁也不愿意头上戴个圈是吧。

易县是冀北有名的贫困县,太行山脚下,整个县域被大大小小的山头围拢,交通非常差,这是易县经济困顿的重要因素。

不到三十里的行程,颠簸半个多小时,看见清西陵红墙黄瓦庑殿顶时,擦着陵区边沿的一条小岔路,一路往西,驶入一个小山沟中。

沿溪水而上,突兀的出现一块山谷平地,里面大约二三十栋民居。

这就是杨家屯。

与一路上所见村落多为土坯房不同,这里的房舍虽然破旧,缺一律的青砖瓦房四合院制。

还真有很大可能是守墓人村落。

中国的守墓人制度起源非常早,被历史记载最早的守墓人是秦始皇陵——项羽烧掉阿房宫后,曾想挖掘秦始皇陵,被一个叫做“蒙常山”的守墓组织拼死阻挡,最终未能得逞。

至于蒙常山与蒙恬后人有没有关系,这就不清楚,直至今日,在骊山一带尚有蒙氏族人村落。

守墓人制度在清朝达到顶峰。

清朝的祖陵——永陵以及另外十一位清朝皇帝的陵墓,每一个陵墓都设有专门的守陵大臣。守陵大臣正三品,而且只有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这样的上三旗子弟,才有资格担任。

与之相配的,还有专职陵丁,也就是专门守墓的兵丁。

守墓是一项非常清苦的工作,窝在犄角旮旯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叫天天不应的。因此到清朝中后期,主要受命守墓的越来越少,没了更换,于是,逐渐变成陵丁“子承父业”,出现专门守护皇陵的守墓人家族。

清廷对这些守墓人家族的赏赐,一直很丰厚,陵丁首领一般都赏“御前侍卫”衔,陵丁的薪资,也要比普通旗丁高,房屋住舍都建设的很规整,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好好“伺候”老祖宗。

时代变迁,清皇室破产近百年,没了他们的援助,守墓人村落日渐衰败也就成为必然。

看到这座严谨的华北四合院村落,李承某一瞬间,还真的冒出将其开辟成旅游景点的想法。

这想法刚冒出就被他掐死,这才九十年代中期,下岗洪流滚滚的,农民在温饱线上挣扎,想要整这些,最少要赔本十五年……还是扫老宅子更实在。

几人的四辆车,驶入村庄前的打谷场。

打谷场西侧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几个半大孩子在打闹追逐,旁边还停着两辆货车。

李承一下车,就见到一只巨大的石碾,长足有两米五,圆柱体,一头粗来一头细,粗的一端直径差不多有八十公分,细端大约五十公分。

李承弯腰数了数,一共有九道深过十公分的槽沟,碾压力度巨大,绝不次于现今的压土机。

张苏陵抬脚蹬了蹬,纹丝不动,“这应该是当年清西陵建设时,平整陵前广场的。”

涂玉明下车后,和李承点点头,朝西边指指,“李先生,那边几位,就是今天我们的对手,这行当,抬头不见低头见,我过去和他们打声招呼。”

“辛苦涂老!”李承起身,微微颔首。

涂玉明、秦禹、袁克家三位老先生往西边走去,同时,那边人群中,也有几人走过来。

“走,我们也上去看看,别打起来了。”张苏陵笑着拽拽李承,还有涂嘉,几人落后几步。

“涂师傅,你们到了,这路不好走吧。早饭吃了么?家中还有小米粥咸鸭蛋,吃点去?”抢先和涂玉明握手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民,脸上丘壑遍布,说话语气很热情。

“杨队长客气,中午,中午杨队长帮我们宰一头羊,就在你家点餐,让弟妹辛苦辛苦。”

“莫子问题,俺马上和婆娘说一声,中午喝点老烧刀子?”

涂玉明拍拍这位看起来有五十岁山民的手背,两人看起来很熟稔。

村有村长,村下面小村叫小队,每个小队有小队长,这位杨队长估计就是杨家屯的队长。

“哟,你老涂还真是吹大气。杨队长,中午这只羊,还是我付钱吧。”插话的这位,和涂玉明年岁差不多,拿着大烟袋锅子,山羊胡,精瘦矮小。

“老家伙简胜奎……”涂嘉在旁边低声给李承两人解释。

这就是涂玉明的“宿敌”?两年前塘沽黑市之争,被涂玉明逼走黄骅的那位?

“老简,想吃焖羊羔,没关系,今天我请,算是补偿你的油费。只是这趟你是白来了。涂玉明话说得霸气十足,同时火药味十足。

“老涂,吐出去的唾沫能舔回去,说出去的话


状态提示:第610章李承怀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