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23章京城鬼市
承开放,并愿意就货品来路承担责任。这才是自己今天的最大收获之一,意味着很多灰色途径的物品,会有明确去处。

感觉睡下刚一会,就被吴伟敲门声吵醒,慵懒的应了一声,翻身看看床头手表,凌晨两点半,一个鲤鱼打挺,起床,去潘家园鬼市!

洗漱之后,三人精神勃勃的驱车上耳环,直奔劲松南路潘家园鬼市。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里已经影影绰绰的,灯光闪烁朦胧,时明时暗如鬼火灯影。

“照旧例,你俩一人一千。”下车前,李承对吴伟招招手。

吴伟立即乐呵呵从兜中掏出两沓钱,塞进李承手中,这是老板给的红利,俩早准备好了。

九十年代的潘家园鬼市,还是有点味道的,没有亮如白昼的氦气大灯,没有规整划一的摊位,只有这一片摊位上的盈盈灯火,鬼市气氛很足。

京城鬼市历史悠久,据说在清末民初就已经盛行,但不是潘家园!

潘家园鬼市历史很短,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买东西要票据,物资供应不足,于是老百姓自发形成这么一个交易“黑市”,最初更多的是“鸡蛋换白糖,猪头肉猪蹄子换棉布的确良,老母鸡换电子手表”这类更民生的交易。

至于为什么转成古董古玩专项交易市场,谁也说不清,最大的可能与古董古玩市场崛起有关。

最早的潘家园鬼市,也不在现在这个位置,而是在劲松南路和旁边的一个“土山”上。

1992年,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加强管理,在附近建九十多间铁皮房,起名为“潘家园星期天旧货市场”,也就是今天潘家园旧货市场前身。

起初,市场里什么东西都有,形不成特色,变化出现在1994年,“星期天市场”正式更名为“旧货市场”,范畴锁定在古玩杂项、字画、书刊杂志、民间工艺几大门类,偶尔也有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同时市场保留“地摊儿”形式,可任意“淘货”和“捡漏”,这就是后来名动中外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市场鱼龙混杂,只有想不到,没有淘不到。

上至古代的字画、陶瓷、家具、文房四宝、铜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旧书旧报、钱币、鼻烟壶、香炉、紫砂、象牙雕、连环画、烟标等,可谓五花八门,下至“文/革”时期的邮票,像章、金石、字画、玉器、古玩,家什杂物,奇奇怪怪,无所不有。

今天是周六,逛鬼市的人,超多。

来逛鬼市的通常有三种人。

一是京城的老玩家,就爱玩旧货,他们会专注地研究宝贝。在这里想淘到真家伙,凭的是知识,靠的是眼力。

第二种是附近的家庭妇女,她们会来淘一些廉价却实用的日常用品。

第三种是“抖腿青年”,年轻的潮男潮女,大老远跑来却未必有很强的目的性,有的是出于猎奇,有的是买便宜时髦货,譬如羊城的喇叭¥什么的,还有的是,想找路子出货或者进货……

李承三人,混杂在这些人中,时不时停下来看一眼,用手电筒照照,不买也没关系,没人找你麻烦。从骨子里透出的淘宝惬意,实在太享受。

走过几家卖小电器、包包与服饰的摊位,李承三人蹲在一家摊位前,那摊主是个年轻人,坐在马扎上,抬头看看,目光很快又回到手中的书本上。

这么认真?李承借助他背后的台灯瞅了眼,《新概念英语》,今年新推出的英语速成教材。额,没猜错的话,又是一个想出国的年轻人。

学习劲头挺足,这是好事。

他的摊位上,旧书不少,还有不少书签、法帖、小幅插版画以及连环画。

书签,是为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多用纸、赛璐珞、或陶瓷等制成。

大师喜读书,很多人喜欢自制书签,就像鲁迅先生,他三十年代自制的一套六张手写唐诗书签,2004年拍卖出六十万的天价。

李承之所以停下来,就是看中这家摊位上的一套自制书签——四张一套署名“曹云祥”钢笔自题诗书签。

既然摊主专心看书,李承便自己上手,将这四枚硬扎片纸贴合的手工书签拿过来。

正背都有文字,格式统一,书签高约十六七公分,宽四公分,左下角分别用钢笔勾勒“梅兰竹菊”四君子小图案。

正面文字为小楷繁体,名言摘抄,分别是尼采、康德、亚瑟叔本华、培根四人有关读书的名言。

背面文字为行书制记:“乙丑年壬午月壬申日大学部成立,喜不自胜,乞中华读书之风长存!云祥书。”

曹云祥,清大第五任校长,在他手中,清大完成一个中等程度的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完全大学的华丽转身,并为后世清大成为中国两大高等学府之一奠定基础。

因此,曹云祥有着“清大之父”美誉!

其中关键点和转折点,就是1925年大学部成立!

这套书签,是曹云祥为清大大学部成立制作书签,满满的人文情怀啊!

这东西,应该陈列在清大图书馆最显赫的柜台,供莘莘学子瞻仰,以为激励的!也不知怎么就流落鬼市之中便宜自己!

名家名记自制套版书签,好东西!


状态提示:第623章京城鬼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