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48章白石老人

解放前,琉璃厂又有个外号“宰割街”。

这条街道上,店铺取名“某某斋”占百分之七十,剩下的取名“某某阁”,又因为卖古董的要价特别狠,喜欢“宰人一刀”,因而老百姓取“斋阁”谐音,将其叫做“宰割街”。

宰割街,哦不对,琉璃厂的老字号非常多,像什么容宝斋、汲古斋、艺古斋、茹古斋、阅古斋、澄云阁等字号,都是明清老号传承下来的,只不过现在的老板和创立者家族,完全两回事。

这些店铺,各有特色,有经营文房四宝,有经营金石字画,有经营古籍善本,有经营陶瓷紫砂的,也有综合店铺如同小博物馆。

汲古斋,取明代文人毛晋创办珍藏和刻印古籍善本的工场——汲古阁,在青铜复制、古文物修复、碑帖拓片、古陶瓷仿制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李承来琉璃厂直奔汲古斋,更多的是循着记忆而来——贾郑廷逛过无数次琉璃厂,对这里太熟悉,他每次来都喜欢到汲古斋转一圈,因为汲古斋二楼有一个古色古香、幽静典雅的“汲古斋茶苑”,是个难得的古玩交流的场所,在京城学艺时,郭北盛郭老就很喜欢来这里喝茶,时不时会带贾郑廷来这里“见世面”,让他养成逛汲古斋这一习惯。

去年改建后的汲古斋,一楼面积达到惊人的六百平米,一共分为四个售卖区域,青铜艺术品区、字帖碑帖区;古籍善本区,以及陶瓷艺术品区。

李承随意的看了一遍,一层基本上是“现当代艺术品”,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像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的“四羊方尊”、被视为伟大创举的“秦铜马车一二号车、兵马俑”和“人面方鼎”、“长信宫灯”等等,这里都有成品展示,而且不止一件,可随便挑。

呵呵,自然是现当代艺术。

不过,汲古斋在青铜复制工艺上技术确实精湛。

汲古斋真正的好东西,都在二和三层。

哎哟,这话不对,一层还是有好东西的,李承眼光从字画区域扫过,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里悬挂着一幅名家之作,白石老人的《墨虾图》长轴。

李承连忙往柜台方向扑过去,大略扫一眼,一共八只半墨虾。

我去,竟然冒出这样一幅精品之作?

连忙手指敲敲柜台,唤醒正窝在柜台里面打瞌睡的售货员——汲古阁此时还是集体所有制店面,服务人员都这个德行,“哎,白石老人的八只半取下来,我看看。”

八只半?这名字有意思吧。

哈哈,白石老人的墨虾论只卖,这可不是传说,老先生在世时就是这么干的。所谓“半只虾”还有一则真实的趣闻。

1930年,五十七岁的齐白石北漂京师,因擅画虾,上门求画者甚多,老爷子特出一告示:“白石画虾,十两一只。”

懂艺术的人都说:“润格不高,值!值!”求画者多不讨价还价,交钱取画,各有所得。

白石画虾论只卖,名动京城。

偏偏有些人喜欢找事。

1936年秋,东北沈城的一位书画藏家来京师,为刁难老先生,怀揣三十五两银子,去向齐白石购画,心想,这老儿必画四只,岂不赚他半只?

齐白石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银子,要这位顾主次日取画。

第二天,顾主来到齐家,打开画卷一看,画面上只有三只小虾米,虾不大,却也活蹦欢跳神气活现。顾主心想,我那五两银子不能白给,望着齐白石正要发作,齐白石指指画,让他再细细看看。

顾主眨眨小眼睛这才看清,在两株水草之间露出一只虾尾巴,那虾头正扎进水中觅食呢!

顾主自无话说,嘿嘿笑笑,抱着画走了。

“白石老人卖半只虾”因此也就传扬开来。

所以才有李承的“八只半”一称呼。

其实,白石老人的趣闻有很多,譬如木匠成巨匠,83岁生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诸如此类的事情,多着呢。

所以,相比……李承自觉自己还不算渣!

“三十五万,概不还价。”被吵醒美梦的售货员,眯着眼睛,看着李承,并没有将装裱好的画作取下来。

这是在怀疑自己的购买力?

李承从挎包中掏出支票本,放在柜台上,语气有点冷,“现金支票可以么?”

九十年代的很多单位,已经可以实现支票汇兑,能掏出支票本的,能是简单角色?

那伙计立即意识到碰到个富家二代,忙堆起笑容,“当然可以。您稍等片刻哈。”

说完,连忙拿起手杆,将这幅装裱好的《墨虾图》叉下来,很平整的摊在柜台上。

李承懒得和他计较,这与素质无关,与大环境有关。

窄幅,画高一米二,宽四十公分,右侧题款“三百石印富翁画此幅年八十有六矣”,旁边是朱文印“石”。

虾图排列,由上而下,上半部四只虾躬身排列,虾钳闭合,似在遨游;底部四只则双钳张开,好似张开的鹰爪,在彼此嬉戏;最后一只藏身于左侧的水草丛中,只露出一对长钳还有凸起的两只竖眼,似乎在窥视,又好似要突袭……

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


状态提示:第648章白石老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