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792章李承说瓷
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和帝国主义风格,虽然瓷器的风格没有稳定,但由于是服务于皇室,它的用色华彩、造型优雅、装饰奢华的血脉基因已经埋下,这为后来的皇家维也纳瓷器‘奢华’,奠定基础。”

“十八世纪末,皇家维也纳迎来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制瓷大师索格泰尔,这位东法兰克地区的艺术家,最终为皇家维也纳瓷器,奠定了艺术风格,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维也纳风格:出色的瓷器绘画,繁复奢华多鎏金装饰,多以深蓝色,深红色,宝石绿色为底色,不露白。”

“皇家维也纳瓷器的奢华之风,在全世界的瓷器中,独树一帜,无人能及。皇家道尔顿和俄罗斯的皇家瓷器厂,都比不了。”

李承以讲故事的方式,对皇家维也纳瓷器的特色侃侃而谈,马文涛不知不觉的听得入迷,两只手早已经从水池中拿出,拢在一起,琢磨着李承所说的特点。

皇家维也纳瓷器,他接触过不少,只是以前没人给他总结,现在么……一对照,还真特喵的那么回事!

“那匈牙利瓷器呢?”他这次问话,十足十的请教。

“匈牙利瓷器最代表品牌是海兰德。”李承的兴致也上来了,很自然的顺着他的问题往下说。

“在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匈牙利一直是个落后、偏远、原始的地方,是当时朝廷流放犯人所在,因此,这一环境基因,就决定匈牙利瓷器走不了皇家维也纳的路子。”

“海兰德瓷器,就是典型代表。”李承又强调一遍,只是这个代表和刚才的代表,意思不同,说的是海兰德瓷器基因上就“亲民”和“原生态”。

“因为贫穷落后,成立于1826年的海兰德陶瓷工坊,最早是烧制民用陶器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始终处于倒闭破产边缘。”

“到第二代继承人费舍尔1839年接手陶器厂时,他不得不考虑厂子的转型与出路。”

“他并非一开始就烧制瓷器,而是为了生存,接下‘补瓷’的活。”

马文涛一愣,“补瓷?这可不简单。”

“嗨,没你想的那么复杂。”李承摆摆手,继续说道。

“当时的贵族们爱面子,他们花大价钱从中国或者东瀛买来的瓷器,一旦坏了一两只,一整套瓷器就变得不完整了,拿出来招待客人有些跌份。扔掉吧,又舍不得,送去东方修补……明显不现实,而当时的欧罗巴瓷器厂,又不接这种重新仿制一两件瓷器的小活,真要花大价钱,又不值得。”

“费施尔察觉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于是,他提出海兰德陶瓷工坊愿意以很低的价格,专门为贵族们订做‘原厂替补’瓷器。”

“因为价格很低嘛,那些贵族们自然对所定制的补瓷,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有六七分相似即可。从此,海兰德陶瓷工坊,开始涉足瓷器制作。”

“这桩业务,也奠定了海兰德瓷器的第二大基因,瓷器形制、花色、图案、釉色上比较接近东方艺术。”

“因为收费很低,而且海兰德定制的补瓷,质量上还过得去,很快,连欧陆名厂的梅森,赛弗尔等破损瓷器,也被送来修复以及定制替补件。时间久了,这些瓷器设计和款式,甚至工艺都被费施尔琢磨个透,海兰德的制瓷工艺水平,越来越高。”

“海兰德瓷器之所以出名,离不开两位女人的追捧。”

“第一个是维多利亚女王。”

“1851年,费舍尔制作出一套他自己都非常满意的中国风“蝶恋花”系列茶具,送到伦敦参加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从此海兰德瓷器声名鹊起。”

“第二位就是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对匈牙利非常有感情,发自内心的喜欢匈牙利,甚至奥匈帝国的成立,都与她有很大关系。茜茜公主在布达佩斯度过七年时光,对海兰德瓷器异常钟爱。”

“因此,茜茜公主的丈夫,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于1872年授与海兰德瓷器为皇室御用瓷器供应者的荣耀。”

“海兰德瓷器,偏自然风,中国风,这是它的两大特色,保留至今。”

李承说瓷,并非干巴巴的讲述,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让马文涛佩服的五体投地,至于“泼水报复”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他伸手接过李承用清水清理过的最后一件瓷器,晾在旁边的货架上,笑着建议道,“威尔斯,下次去工坊,你给那些整天傲气冲天的工匠们说说世界各地的瓷器呗。”

“工坊成绩不错,这些技工们,不太好管理,我都有点压不住他们了!”他摊摊手,有些无奈。

李承正准备询问怎么回事,店中通往小院子的门被推开,万库在前,马峥在后,俩人都笑呵呵的进来。

万库更是对李承和马文涛晃晃手中的报纸,神采飞扬,高声笑道,“鲍斯,马老板,星洲美术馆的人,道歉了!”


状态提示:第792章李承说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