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周中兴>卷1-41章召公虎2上

征尘散尽,召公虎悬着的心也终于松了下来。

对于刚才那场赵邑解围战,召公虎不愿再作回忆。初次领兵出战,除了惴惴不安,他感受不到一丝兴奋——

毕竟,这是周王师国人暴动后的首次作战,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战斗,一场务必要旗开得胜的战斗。

他不迷信,但首战失利绝对不是好兆头。于是乎,天帝圣母、列祖列宗、岐山山神……所有能想到的神祗,召公虎都在心中祈求了一遍。

难道当统帅就是这般忐忑的滋味?难道这就是古今权臣们趋之若鹜要争夺的军权?所幸,过程虽一波三折,但赵邑之围终归是解了,周王师付出的代价也尚可接受。

召公虎不确定,如果虢公长父没有临阵脱逃,这一战的结果会是如何。但他可以确定,自己对程伯休父的信任怕是所剩无几。领兵作战乃是国之大事,存亡之道,远不如拍胸脯那般容易。

但召公虎不会苛求这位老迈的大司马,程伯休父只是个战将,并非帅才。他临危受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周王师中哪还能找到可以一用的优秀将领呢?

召公虎暗暗下定决心,此次若能击退赤狄,顺利班师回镐京,当务之急就是给周王师找到一位真正的统帅。这种与赌博无异的作战,太过考验心脏,何况自己已不再年轻。

或许,赵氏宗主是个不错人选。赵邑孤城无缘,却能抵挡住赤狄数倍于己方的围城部队狂攻数日;而待到反攻时机出现,他又能毫不犹豫组织突围,接连击退敌方大军。

欣赏归欣赏,召公虎对方兴这个野人小子也是赞赏有加。但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他一生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此时临阵换帅,绝对是下策中的下策。

正神游之时,只见赵札相迎的车驾转眼已到跟前。他身后近千名兵卒出城列队,这想必是赵邑全部的防卫力量,其中多半还是老弱病残。

召公虎定了定神,下车执其手道:“孤早听闻昔日造父英雄,今见其后人勇武如此,方知家学渊源,卓尔不凡!”

“太保谬赞!”赵札连忙回礼,他毕恭毕敬道,“多谢周王师不辞劳苦,屈驾前来赵邑僻壤解围,太保真乃全城父老之再生父母也!”

言罢,这位赵氏宗主大手一挥,身后军民皆俯身下拜,不住称谢。

召公虎还是第一次见到赵札,他老成得不像三十岁,脸上满是沧桑,兜鍪上还染着赤狄鲜血。这是个难得的帅才,召公虎阅人无数,心中已有了判断,倘若此人愿为朝廷所用的话。

召公虎扶起赵札:“十四年前,赤狄灭杨、蒲,逼赵邑,王师无力救援已是大憾,今日孤岂能重蹈覆辙?”

他说的是心里话,大周建国二百年,除了周共王好色无道吞并密国外,杨国、蒲国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被灭国亡种的诸侯。而这种事情,发生在周召共和期间,召公虎视之为奇耻大辱。

赵札听罢,眼眶中热泪终于不受控制,奔涌而出。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当援军出现在赵邑城下的时候,赵札肯定不会想到,周王师竟然不是去救晋国,而是来解赵邑这微不足道的小城。当然,围城多日的赤狄人也同样没有想到。

赵邑,弹丸之地,小国寡民。在大周,诸如此类的先王功臣之封地,少说也有成百上千。朝廷尚且风雨飘摇,庙堂中的肉食者谁会关心此地存亡?

赵邑幸运就在于,领兵的是召公虎。

再三道谢后,赵札将召公虎同各诸侯国君、卿士引入城内,为众人接风洗尘。

经过几日围困,赵邑内的物资早已告罄,若赤狄再不撤军,城内怕是弹尽粮绝。召公虎不忍徒增赵邑民众负担,便将大军驻扎在城外,自行补给。

席间,赵札说起赤狄围城以来的危急困苦,听得众将帅心惊胆战——若王师再迟上一日,赵邑怕是不免步昔日杨国、蒲国后尘,城破人亡。

召公虎看了一眼方兴,他敬陪末座,始终低头不语。

赵札三日之前和这位少年有过一面之缘,还同方武一起携手救援赵家村。如今物是人非,想起忠心耿耿的家宰方武,老太保眼圈一红。

召公虎这才想起一事,赶忙问赵札道:“方才,晋世子籍与孤言道,晋国有紧急军情,不知是否属实?”

赵札一下被问住,神情窘迫,半晌没有回答。

召公虎看出端倪:“晋国军情想必不急,否则依晋侯性格,其求援书信早就纷至杳来也。”赵札并非不知情,而是讳言晋国不是。

赵札显然被说中心事,闻言长揖到地。身为晋国附庸,他显然身不由己。

召公虎爱才心起,便有意招揽:“赵氏贤侄,汝先祖造父乃周穆王名臣,如今赵邑却寄晋国篱下,非长久之计……”

对方微微抬头,略有迟疑。

“当今周王室乃用人之际,孤有意邀你到镐京任职,共谋中兴之业,如何?”召公虎试探道。

赵札受宠若惊:“承蒙太保错爱,本当义无反顾、效命朝廷。只是……”

“但讲无妨!”

“只是,昔日赵氏全族为赤狄所迫,蒙晋侯收容才得以保全。赵札已许诺先报答晋侯之恩,他日太保若还有驱驰,札愿往镐京执鞭坠镫,听命左右!”

“卿真乃忠勇双全之义士也!”召公虎不住感慨。

程伯休父则是一脸愤愤不平:“赵邑今日被围得水泄不通,也没见他晋侯派来一兵一卒,晋


状态提示:卷1-41章召公虎2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