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古代官场,衙门的办案方式的印象大多是从影视剧,戏曲,等来的。
似乎古代的官场大多都是昏聩的,昏官,赃官,狗官,贪官比比皆是。似乎碰上任何案子,当然说的最多的就是县令,县令旁边都有一个师爷。而且似乎无论什么案子,一看公堂上面,一个跪着哭哭啼啼或者喊冤的【不是妇人就是书生或者老实人】,另外就是肥头大耳,或者那种尖嘴猴腮,一脸奸猾相,恶相的人。结果往往是奸猾,恶的人反而打赢了官司,喊冤的妇人,书生,老实人反而官司输了。
哪怕是妇人被人欺负了,玷辱了,哪怕是书生打抱不平,哪怕有人给老实人证明,结果这些人都输了。不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没有理,而是没有给师爷,老爷送银子。
相反,坏人那边也有一堆所谓的证人,证明坏人才是正主,需要青天大老爷给做主。
而最最搞笑的是衙门公堂上放着一块匾额:公正廉明,明镜高悬,正大光明等等吧?有没有印象?
, 有理的人到了公堂,就是再有理,没有送银子,不懂师爷老爷的暗示,那不仅官司会输掉,搞不好要打板子,甚至被定个藐视公堂,咆哮公堂,藐视官员和朝廷的罪名等等。
那藐视公堂打个十几板子,可要是藐视官员【就已经对朝廷不满】,那再给你扣顶藐视朝廷【律法】的帽子,可不是财产损失,名誉损失的问题了,那就要吃好几年牢饭,甚至是杀头的罪名啊。
不服气,不服老爷的判决?不肯招?那老爷【衙门】的刑具,刑罚可不是近现代才有的。那从第一个朝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了。又经历了那么多的朝代,那就跟宫规一样,复杂到极致。那刑罚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变态和残忍。
不要以为只有清朝的满清十大酷刑是灭绝人寰,惨无人道的刑罚,其实明朝【大家熟知的东厂西厂】,还有明朝以前的那些朝代,都有严苛,残酷的刑罚。
而这种冤假错案,多见于贪官,赃官,狗官,昏官,糊涂官等等。
当然历史真正的严苛酷吏,冤假错案,主要是针对清官,忠臣,以及对待所谓的刁民【不服从朝廷的赋税,徭役】。还有就是地痞恶霸有钱人等欺压良善,欺男霸女等情况。
是不是每一个朝代都如此?
没有证据,不能瞎说。
但是出昏君,昏君杀忠臣的年代,必定官场多昏官,糊涂官,贪官,赃官,狗官的。
那江湖艺人,老板被带到了公堂。
县衙,那县令再是昏官,贪官,糊涂官,赃官,狗官吧,那地方上有没有刁民,反抗朝廷的人在活动,有没有余孽跟什么人来往?那不可能不派出眼线,暗哨四处活动,打探的。
我早说过,就算是昏君,混蛋皇帝那不可能分不清忠臣和奸臣,只是愿不愿意启用忠臣,重用忠臣,还是多用奸臣来平衡忠臣的唠叨和所谓的异心。其实皇帝口中所谓忠臣的异心并不是忠臣会起兵造反,会勾结什么人。而是忠臣不能为皇帝为重,不能以跟奸臣团结共同为朝廷效力,非要对立,矛盾突出,又同时对皇帝多有批评和建议。
这其实就是皇帝最最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几千年的封建帝王,你以为明君和昏君有什么区别吗?告诉你,在皇帝心里,有一点明君和昏君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臣子,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就是君为臣纲,就是我皇帝面前,你们臣子绝对服从。不要对我过多的建议和批评。
只不过明君能听点进去建议,心理也能自我平衡罢了。
而昏君是不能自我平衡的,就一点我是绝对的老大。而忠臣面对一个皇帝,却分辨不成这个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能不能接受建议的,那忠臣不得罪皇帝才怪,不被杀掉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为什么我说朝代的命运是注定的?
一是,龙椅是拆不掉的雷,那就是所有人严重的肥肉,谁都想上去咬一口,吞下去,变成自己的。因为那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
二是,昏君是必然会出现的。因为爷爷,爸爸打下的江山,孙子,玄孙怎么可能守得住,自然是吃喝玩乐,而且不愿意受下面臣子的那一套所谓的谏言,约束,一切都要他的标准来形式。
三是,忠臣分不清明君和昏君的区别。只知道一味地以过去的经验,一代一代的去告诉皇帝要做明君,不要宠幸奸臣,亲君子远小人,或者多把心思用在朝廷的正事上,不要太迷恋后宫之事。
四是,皇帝,忠臣,奸臣,不能再以团结共同维护江山。这个平衡失衡了。君臣不能一心了。目标也不再明确了,而且只看到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不知道越是安全,越不代表真正的安全。因为潜在的敌人永远存在,潜在的风险永远存在。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如果以为已经天下无敌,自己太强大,根本就不会有对手的话,那失败是很快就会来的。骄兵必败。
县老爷自然早就注意到了有这么一个江湖艺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戏法当中也没有出现什么官员,涉及朝廷律法,或者跟那什么叛党余孽完全挨不上边的。要说骗,那无非就是骗点老百姓的银子而已。
注意哦,古代不是什么人想做什么生意就能随便摆摊的。那也是有一定手续的,而且官府也会做辅导,宣传工作,当主要议题就是要做良民,不能伤天害理,不能违反朝